Allnic Audio T-2000 30周年纪念版 合并功放 测评
Allnic Audio T-2000 30周年纪念版 合并功放 测评
音特网 作者: MAREKDYBA图片: Allnic Audio 及 Marek Dyba
ALLNIC AUDIO是一家来自韩国的公司,由朴康秀创立,30年来一直专注于生产电子管器材。
其产品包括放大器、前级、唱放、唱头和线材。我们正在测试T-2000 型号的新版本,即30周年纪念版 ,使用热门的(字面意思和象征性的)新产品,KT170电子管。
KT = KINKLESS TETRODE束射四极管
KT系列束射四极管中第一个取得重大市场成功的是KT66,由英国马可尼-欧司朗 电子管公司于1937年推出。这些电子管从一开始就被用于收音机和放大器,包括吉他放大器,总之它们已经与音响工业有关,这一点值得强调,因为许多电子管,甚至今天所谓的“发烧”电子管,都是为其它用途设计的。在1956年,GEC提出了KT66的一个更大的版本,今天可能仍然是最常用的和最著名的KT88。经过较长时间的停滞,迟至20世纪90年代,由于Ei品牌的出现,KT90被引入市场,后来又出现了KT120。21世纪又见证了这一家族的两款电子管的首演,都是来自Tung-Sol公司。首先是2013年的KT150,最后是2020年的KT170--KT系列束射四极管中最大和最强的代表。新的电子管主要意味着为设计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他们能够设计出更强大的功放。
最早在放大器中使用KT170电子管的是Audio Reveal的MICHAŁ POSIEWKA。这是一个奇特的情况,因为KT家族的最新代表,在MICHAŁ POSIEWKA的设计中是工作在单端电路中。
其它的,有法国Jadis(I-70型号),以及Allnic Audio,本次测评的型号。它们都走向了这些电子管的主要目的方向,即“榨取”高功率,从而创造出真正替代晶体管的放大器(当然,他们说的对付更难驱动的扬声器的能力)。也就是说,是推挽式放大电路的方向。
ALLNIC AUDIO
让我们先简短了解一下公司的信息。Allnic Audio已经存在了三十年,然而在讲述这个品牌的故事时,其创造者几乎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16年,西电的一位工程师创造了一种铁和镍的合金,今天被称为Permalloy坡莫合金。它很快就应用于音频行业,直到今天,它仍然被热衷于使用,被认为是最好的非晶变压器。正是这种材料和它在所有信号变压器中的使用,才有了这个品牌的名字:Allnic - All Nickel , 全镍 , 这表明该制造商使用的所有信号变压器的铁芯都含有镍。
事实上,这个韩国品牌的历史始于每声道使用两只300B的立体声放大器。随后,立体声和单声道放大器,以及前级相继推出。直到2008年,Allnic Audio的第一台唱机放大器进入市场,型号为H-1500。2014年,这家韩国制造商推H-5000 DHT(DHT代表直接加热三极管)唱放,我在自己的系统中使用了几个星期,它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2020年,该公司推出了两款新的动圈式唱头,即Rose和Amber,今年又推出了H-5500唱放等。Amber和H-5500是我最早有机会测试的两款Allnic Audio产品,这两款产品的任何一个,以及两者一起,都证实了我在几年前使用的记忆,并使我期待着有更多的机会来聆听这个品牌的产品。
T-2000 30周年纪念版
MICHAŁ POSIEWKA的KT170放大器并没有改变他的理念,制作的放大器仍然为单端,功率不大。另一方面,负责Allnic Audio品牌的朴康秀先生也没有改变方向,在T-2000 25周年 纪念版的基础上,这位韩国设计师用KT170取代了KT150,这不是唯一的变化,但却是最明显的。
另一方面,T-2000 30周年纪念版 是一台推挽电路的强大的机器,五极管模式下功率从100瓦增加到120瓦,三极管模式下从50瓦增加到60瓦。因此,我们得到了驱动扬声器方面具有更大能力的器材。这当然很重要,因为它增加了消费者可以选择音箱的种类。
在T-2000 30周年纪念版的输出级中,每声道两只KT170管子在工作。在输入级,或如制造商所称,第一增益级使用了两只6J4三极管,第二增益级使用了四只D3a五极管(但工作在三极管模式)。这是T-2000强调的特点:只有两个增益级,但实现了40dB的电压增益。
第二增益级的D3a负载为9 kΩ阻抗,而大多数更流行的12AU7或12BH7电子管,则为47 kΩ负载阻抗,工作电流为12 mA。该电路的设计是为了尽量减少声音的染色。Allnic使用电子管的耐用性由软启动电路来保证,由于每只KT170输出管的偏压都是单独设置的,所以制造商并不要求使用成对匹配的四只管。我没有机会在实践中检查这些差异是否真的听不出来,但理论上,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管子出现故障,只需更换这一个就足够了。
放大器保持了Allnic的特色外观设计,独立的、透明的电子管保护罩。将功放从坚实的双层纸箱中取出后,要拧开十几颗螺丝,从保护罩内取出运输过程中的保护纸板。该放大器有银色和黑色两种颜色版本。Allnic的另一个元素特点是顶部侧边的金属把手,这使得它易于搬动。这很重要,因为30周年纪念版重达36公斤,远超25周年纪念版。
一方面,这台放大器看起来名气不如近藤的ONGAKU等,但另一方面,应该知道它的制作和完成度是无可挑剔的。在厚厚的铝制前面板中间,有一个大的音量旋钮,功放配备了金属遥控器,可以控制音量和选择输入。
音源输入有五组,包括3组RCA和2组XLR。经过几周的使用,我不得不说,T-2000的唯一一个稍微令人讨厌之处,是每次设备开启时输入都位于line 1。
音量控制器
T-2000 30周年纪念版的音量调节是通过制造商提供的61阶步进式恒定阻抗衰减器进行的。正如Allnic Audio所保证的那样,这是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保证在任何音量下都能实现精确的音量控制和通道之间的完美平衡(我确认!),因此不会对音质产生负面影响。前面板上有一个较小的旋钮作为输入选择器,还有一个选择输出级模式的小按钮,在三极管模式下每声道60瓦,或者在五极管模式下120瓦。
模式可以在功放运行时进行切换,这是T-2000 30周年纪念版一个独特的功能 。通常情况下,改变模式需要关闭设备,因此每次都要经过数分钟的时间,在此期间,它必须恢复到最佳工作温度。起初我有些抵触,至少在切换模式时停止播放音乐,后来我放心了,毕竟,“即时切换”的建议来自制造商,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该设备的主电源开关被放在右侧板上。在后面板上,依次有3组RCA插座,2组XLR插座,电源插座和扬声器端子,中间有一个阻抗开关(4/8Ω)。整台设备采用相当硬的橡胶制成的机脚。正如我经常提到的,在某些时候,我把放大器放在三个IC-35石墨角锥上,由特殊的富含石墨的聚合物制成,它给出了积极的结果,所以值得考虑在这些防震垫材上投资。
在放大器的顶部有两个显示功率管偏置的指示表,后面有三个变压器,中间最大的电源牛和两侧的输出牛。偏置表在工作中测量偏压,附近的两个小旋钮用于在需要时进行调整(在整个测试期间我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整)。
输出变压器不仅使用大直径的坡莫合金磁芯,而且还使用制造商描述为“完全接合”的解决方案。通常,胆机的输出变压器具有不同阻抗的单独抽头,当使用低阻抗抽头会降低变压器的效率。Allnic Audio 为其变压器配备了四个抽头,但它们始终保持连接状态,因此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变压器的效率都不会降低。
聆听
我们如何聆听 在测试期间,T-2000 30周年主要与GrandiNote MACH4扬声器 一起搭配,但期间也将它与Kharma Elegance S7 和Ubiq Audio Model One Duelund Edition 一起使用。放大器被放在BASE VI机架的顶层,另外还放在Acoustic Revive RST-36石英平台上。在测试过程中,我在设备下面又增加了垫材,即波兰品牌Graphite Audio的IC-35石墨锥,它做得非常好,以至于它们一直在系统中,直到测试结束。
我的J.SikoraStandard Max配KV12和Air TightPC-3唱头作为模拟源,模拟路径由ESE Labs Nibiru唱头放大器完成。在数字方面,主要是由LampizatOr Pacific参考DAC/播放器从David Laboga音频服务器上读取资源。
正如我经常做的那样,开始了与被测试的放大器的冒险,但不是100%在我自己的系统中。先是在完成测试的Kharma Elegance S-7扬声器,一对体积不是非常大的2路落地箱,铍高音/7英寸低音,后倒相。它的阻抗是8欧姆,但效率勉强达到86dB。
在我自己的系统中试听了它们之后,我决定试一下60或120瓦的Allnic在驱动这对不容易的荷兰扬声器方面会有什么表现。我还应该补充的是,对于它们的尺寸来说具有坚实的低音基础,所以需要一个能够控制它们的放大器。从纸面上看,T-2000 30周年纪念版即使在三极管模式下也有足够的功率来应对。
在这种模式下试听,给我的印象是矛盾的。一方面,放大器提供的优秀、精致、干净、精确、有漂亮共鸣的高音,与Kharm的极富分辨率、精确和表现力的铍球顶完美匹配。这些完美结合,实现了高端的展示,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一点也不浮夸。另一方面,对那种特点强烈的、活跃的低频部分的控制,并不像我希望的那样好。
三极管模式带来了它自己的重量、音色、良好的分离度,但也带来了在这种组合中的柔软度,当然,对我的耳朵来说是如此。换句话说,低音扬声器的控制不够好,这导致了额外的、我不喜欢的低音反射的效果,或低音的拖动。它不是特别明显,对于习惯于这种声音的人来说可能不会觉得干扰,但它足以让敏感的我有意见。
只有切换到五极管模式,才有理想的效果。良好的、虽然不是完美的低音控制回来了,这是我对比过GrandiNote Shinai晶体管放大器后知道的。低音仍然是丰富多彩的,密集的,但也足够紧密和快速。高音失去了一点三极管模式独特的、对我很有吸引力的细腻、空灵,但它仍然获得了能量和清晰度,例如在铜管上敲击鼓槌时可以听到。
整个听起来很有活力,连贯性强,就像好的电子管一样流畅、温暖。对绝对中立的偏离确实很小,没有任何人工添加的温暖和平滑的东西,而是自然的乐器声。聆听这一组合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好的组合,即使不是最理想的。我最想把这个结合起来,甚至更好:三极管模式的高音和中音,与好的晶体管的低音控制相结合。
在我进入聆听的主要部分,即涉及MACH4扬声器之前,我将Ubiq Audio Model One DuelundEdition连接到Allnic Audio。提醒一下,这是一对大型的三路封闭式箱体设计,但肯定比Kharma更容易驱动。然而,即使使用这对扬声器,我也更喜欢五极管模式,它对低频段的控制略好。诚然,即使在三极管模式下,低音也足够紧凑和快速,我不能抱怨,但在五极管模式下,它的区分度好,更精确,在频段的最深层也有更好的重量感,因此更有趣。
在这种模式下高音诚然更有表现力,比三极管模式的冲击力更明显一些,但判断这种差异更多的是个人偏好、品味问题,而不是客观的、更好/更坏的一类考虑。在三极管的优点方面,我当然要算上中音,更有色彩,更轻松。这最后一个特点后来在GrandiNote套装中得到了证实,五极管模式有其优势,但三极管使声音更友好,更“in”,更适合于数小时的长时间聆听。显然,我的个人喜好在这里起了作用,但其他人可能也会同意这种说法。
当到了最终聆听时,也就是意大利MACH4扬声器时,我毫不犹豫地再次比较T-2000 30周年纪念版的两种模式,尽管音箱很容易驱动。同样,事实证明,我更喜欢三极管模式。这对音箱快速、动态、干净、相当直接,因此五极管模式增强了这些特性。干净、有活力的,有绝对自信驱动的低音,非常好的区分,紧致,因为低音的质地不那么丰满、饱和,所以在三极管模式下就丰富多彩。
三极管模式的高音和中音也更饱满,更有色彩,并具有独特的“三极管”的细腻。在五极管模式下,中音和高音有点硬调性,更直接,尾音的衰减较少(不是很多,但仍然是),乐器周围的空气感少一点。在三极管中,表现得不那么精确,对录音的每个细节都没有那么好的洞察力,但它更有存在感,有形的,以一种更可塑和更宽敞的方式呈现。
这不是说某种表现形式在客观上优于另一种,因为两者都很出色,不同的是,足以清楚地说明我对声音的偏好和期望在某种模式下得到更充分的满足,这并不奇怪。至少在我听原声乐器和人声音乐的时候是这样。
嗯,是的,声乐......实际上我还没有提到它们。无论何种模式,它们都充满了情感,集中了我的注意力,成为展示的中心。但无论何种类型,在三极管中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当涉及到需要在大尺度上播放的音乐时,比方说交响乐、歌剧,但也包括摇滚乐,我所要做的就是按下按钮,切换到五极管模式,我得到了非常好的元素,比三极管更加令人信服。
在试听过程中,我经常改变音乐类型,这最能说明:能够改变输出级模式而不需要关闭放大器、等待它再次升温,这是多么神奇。
总结
毫无疑问,Allnic Audio T-2000 30周年纪念版是一台相当昂贵的胆机,一台合并式放大器,没有内置DAC、唱放、数播等等。这有其优势,在其开发中投入的所有时间、精力和成本都集中在获得尽可能好的声音上。就像Amber唱头和H-5500唱放一样,朴康秀先生没有让我失望,甚至超过了我的期望。他创造了一个放大器,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生活中最后一台传统的放大器,在绝对高端的系统中。
它不仅有足够的功率来驱动大多数的扬声器,而且你还能得到“两台”功放。我的意思是,当然,两种输出级模式,都很出色,有足够的差异性,可以根据喜好、心情或播放音乐类型来使用它们。T-2000 30周年纪念版提供了一个精致的声音,从最好的录音中提取大量的信息,将它们编织成丰富多彩、极其连贯、流动的音乐故事,让人难以自拔。特别是在三极管模式下。
当音乐需要 冲击力的时候,五极管模式的效果非常好,有很大的动力和能量,此时控制是整个频率范围的关键。T-2000像很好的浓缩咖啡一样,使四肢在听音乐时运动起来,不由自主地跟随节奏。这种情况甚至在播放不是发烧级的唱片时也会发生,因为大多数摇滚、硬摇滚甚至蓝调专辑都很难归类。Allnic并不关注这些,而是试图将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音乐和享受乐趣上。
T-200030周年纪念版是一台优秀的放大器,是我迄今为止听过的最好的合并式放大器之一,它的设计、做工和声音将完美地融入许多高端系统,并将被使用很久、很久。
技术参数
• 120 W (8 Ω/1kHz) – 五极管模式• 60 W (8 Ω/1 kHz) – 三极管模式总谐波失真:0.17% (1 kHz/10 W)频响: 20 Hz-20 kHz信噪比: -80 dB (CCIR, 1 kHz)Damping Factor: 8 (8 Ω/1 kHz)电压增益: +26 dB输入阻抗: 100 kΩ灵敏度: 1.3 V尺寸: 440 x 480 x 300 mm重量: 36 kg
参考系统
- Oppo BDP-83SE多格式播放器(BR、CD、SACD、DVD-A),包括新的模拟级和独立的电子管电源,由Dan Wright修改- ArtAudio Symphony II集成放大器,输出变压器从Diavolo型号升级,由TomWillis制作- Modwright KWA100SE功率放大器
- Modwright LS100电子管前级放大器
- DAC: TeddyDAC, 和HegelHD11
- USB转换器:BerkeleyAudio Design Alpha USB, Lampizator
- 转盘:TransFiSalvation配TransFi T3PRO Tomahawk音盘和AT33PTG(MC),KoetsuBlack Gold Line(MC),Goldring2100(MM)唱头
- 唱放:ESELabsNibiru MC,iPhono MM/MC
- 音箱:BastanisMatterhorn
- 耳机放大器:SchiitLyr
- 耳机:奥德兹LCD3
- 信号线 -LessLoss Anchorwave; Gabriel Gold Extreme mk2, Antipodes Komako
- 音箱线 -LessLoss Anchorwave
- 电源线 -LessLoss DFPC Signature; Gigawatt LC-3
- 数字电缆:USB电缆AudioQuest Carbon,同轴和BNC电缆Audiomica Flint Consequence
- 电源:GigawattPF-2 MK2和Furutech TP-609e;通过GigawattLC-Y的专用线路;墙面插座Gigawatt G-044 Schuko和Furutech FT-SWS-D(R)。
- 器材架:RogożAudio 4SB2N
- 防震配件:ROGOZ-AUDIOSMO40平台;ROGOZ-AUDIO CPPB16平台;ROGOZAUDIO BW40MKII防震脚和Franc配件陶瓷盘超薄脚。
另辟蹊径的尺寸和电池容量 巨无霸蓝魔MOS1 max拆机评测
笔者由于当年国产平板喷发式增长的时代结识了诸多上下游芯片厂商、方案商、品牌厂商,试用评测过大把平板产品,所以对一众MP3->MP4->平板->盒子/MINIPC/手机成长历程的国产品牌还是非常熟悉和有特殊的情感,虽然大浪淘尽,很多当年的老品牌甚至一度席卷大江南北的通路品牌都倒下了,但仍有少数厂商在坚持着并努力转型,这其中就也包括了蓝魔,当年这个品牌在我一直的印象中是少数几个坚持不用公版、公模,做工和设计比较好但电池一直比较小所以续航不太好的平板厂商,也是转向手机产品开发最早的一批国产平板厂商,所以时有关注,去年11月左右一款特立独行的蓝魔手机引起了我的关注所以联系了朋友帮忙借到一台测试体验,并且答应了可以拆机(当时虽然报道和评测不少但始终未见拆机也是我主动邀约的最重要原因,那阵子恰好较有时间很想看看原来熟悉的老平板厂商现在造出的手机是什么样子)。
这款特立独行的蓝魔手机就是MOS1 MAX,相信绝大多数玩家提起来肯定都呲之以鼻:
苹果:“iphone6s 6sPlus SE,总有一款适合你”
蓝魔:“你屏没我大,电池没我大”
……
三星:“盖世6 Note5秒全世界”
蓝魔:“你屏没我大,电池没我大”
……
华为:“我2015超过小米了,Mate8你值得拥有”
蓝魔:“你屏没我大,电池没我大”
……
小米:“红米4 红米Note3 小米4S 小米5,各种秒你全家”
蓝魔:“你屏没我大,电池没我大”
……
“我….”
蓝魔:“你屏没我大,电池没我大”
……
是的,这是一款特立独行到面向细分市场如此小的手机,MOS1 MAX,6.44寸1080P屏,再大一些、边框再宽一些就可以划归通话平板范畴了,而电量达到了23.1Wh(合3.85V 6010mah),按照原来国产平板厂商计算容量的常规标识电压3.7V达到了6243mah,不仅比这个细分市场内最有知名度的金立M5高电池容量5.5寸720P屏标称6020mah的23.05Wh电池、6寸1080P屏标称5020mah的电池、以及华为P8MAX 6.8寸1080P屏4360mah都大,甚至远比所有当年国产7、8寸平板(也包括现在的华为7、8寸平板)的电池容量都大,和现在小米8寸平板2代非常接近(23.77Wh),有点黑科技的意味,所以非常想拿来拆拆看,于是有了这篇全网首拆偏重极限条件续航的独立评测。
一、开箱和外观部分:
1、盒子全白,简洁是现在流行的风格,正面只有Ramos蓝魔的标志:
2、侧面只有MOS1 Max产品型号:
3、背面贴纸则是各种条码信息和主要规格、产地等,采用整盒塑封:
这台是香槟金,另外还有其他两种配色:
4、开盒阻尼较大,防止意外脱落,打开上盒盖,还是相当有冲击力的屏幕,得益于6.44寸超大屏幕和2.5D边缘及窄边框,屏占比达到了80.68%:
5、手机下面是带有卡针的纸封,装着说明书、质保卡:
6、盒子下层规整摆放数据线、充电器、单独小盒子的定制金属耳机:
7、充电数据线质量很好,非常类似苹果的原装线质感,但是更粗一点:
8、充电器支持5V/9V/12V的1.3A-2A充电,额定功率达到16.2W,但实测固件和手机限制并没有完全用到,高电压下并未大电流,应该是MTK方案本身的局限:
9、因为手机另外一大特色是采用了HIFI级别的ES9018K2M DAC芯片和OPA1612功放芯片,故而标配提供了一幅定制全金属“HIFI” MAX耳塞。
10、不过没有不用套的么?难道就这么设计来听的?我是自己用了自己的套套来配这耳塞来测试的,毕竟只套这个太奇怪了。
11、全部金属,而且外观和质感都还挺不错,虽然作为烧友们一定觉得不值一提,但比起绝大多数的手机原配耳塞还是强得不少,文章最后也会有听感评价。
12、接听按钮:
13、另外一侧是音量调节按钮和收音孔:
14、合格证、质保卡和入门指南:
15、2.5D配合窄边框,顶部听筒上方的距离感应器和光线感应器位置值得商榷:
16、背面三段式,上下两条塑料材质,其余整个背壳和边框为一体金属,这是我拆机时候才验证到的,当时走了弯路….
17、底部背面槽状器开孔:
18、后摄为SONY IMX214,背照堆栈1300万像素,补光灯和降噪mic孔:
19、侧边框边缘采用三晶棱处理,握持更舒服,右侧电源按键,两侧按键键程、按压力度反馈和间隙处理都很好,明显比乐视、魅族千元级别的手机胜出一筹:
20、另外一侧是音量键和SIM卡TF卡一体插槽,两侧按键位置都有铣出的一溜略凹的槽,处理细节很多,显得用心,而一体机壳也就没有缝隙,大幅提升了对做工装配的观感:
21、底部和顶部有白带,但这个位置很隐蔽,不像苹果白带那么醒目,并没有采用TYPE-C,而是普通的MicroUSB接口,两侧有两颗小内六角螺丝固定,整体硬朗,和6.44寸巨屏比较呼应:
二、全网首拆部分:
1、拆机碰了些曲折,因为开始我以为并不是一体的背壳,到处找缝隙无从下手,直到看到工艺视频才知道原来是一整块铝合金铣出来的…工艺视频还蛮值得看看的,有兴趣的玩家可以去瞧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3MTU0MjM2NA==.html
于是拆掉数据线口那两颗螺丝后,用吸盘吸屏幕从正面撬开…背壳和主板有按键排线连接:
2、先拆掉这个卡扣拔下按键排线才能让背壳彻底脱离:
3、按键特写:
4、按键排线特写:
5、上下两条的注塑处理还有向金属边框延伸的部分,加强整体结合性,铣出的几个部位应该是避免相应位置的挤压:
6、拆机时候吹了热风,但是拆开后看来并没有胶黏合,完全是注塑部分的卡扣固定,而装配好的机器缝隙能如此之小,倒是可见模具和外壳加工的精度之高:
7、按键开口区域可以看出这个外壳铣起来还是相当费工的,这样的外壳工艺在当年国产安卓平板大爆发的年代是无法想象的。
8、底部区域,全塑壳覆盖:
9、顶部区域,除了塑壳还有大面积的金属覆盖:
10、底部区域塑壳拆开,内嵌一个扬声器,功率未标识,采用触点接触PCB,有一体声腔,外放效果还不错,音量也算可以且不破音:
11、底部的PCB部分:
12、拆掉的顶部pcb保护盖:
13、顶部PCB一览,正面RAM等元件已经被一体金属罩屏蔽降低干扰和帮助散热,而前后摄像头(1300万SONY IMX214 F2.0后摄、800万 OV8868 F2.4美颜前摄)、光感和距离感应、触控IC、耳机插孔等则被安置在顶端:
14、拆下的聚合物锂电芯全貌,采用了排线插接方式而不是焊死,很方便更换和维修:
15、并且难得的是并没有采用大面积胶把电芯粘得死死的,可以很轻易的完整拆下不会变形破损:
16、国内领先电池技术的比亚迪打造的充电截至电压达到4.4V的高密度电芯,3.85V 6010mah,容量达到23.1Wh
17、虽然有6.44寸的屏幕,但是在屏占比80%以上而且整机厚度被控制在了8mm以内的手机里放下这么大容量的电芯还是让人惊叹,不过因为电芯没有包硬壳也没有和最早曝光的电芯样品那样有苹果电芯一样的黑纸封,电芯直观感觉降低了档次,个人估计是加纸包后增加了厚度为了控制手机厚度在8mm以下(7.98mm)的妥协:
18、屏线在手机下部,所以电芯下面合金中框上铣出宽槽用了一条排线连接到核心PCB板:
19、为了手机信号(移动网络、WIFI、GPS、蓝牙等)更好,核心板引线向底部PCB方向延展,而一个细节是从PCB到金属中框边沿(见上图顶部)都预设了卡线槽,结合上图屏线下的不规则铣槽这个细节我给满分,凸显了结构设计时候的用心(没有经过精心结构设计是不可能在这个体积的手机内塞入这么大电池的):
20、顶部PCB的另外一面被划分为3个主要区域,左侧SIM/TF卡插槽、中部MTK的CPU/GPU芯片和海力士的EMMC颗粒:
21、RF射频和放大处理部分采用了成熟常见的MT6169V、SKY77643、SKY77916搭配模式:
MT6169V:是一颗射频芯片,支持TD-LTE和FDD-LTE模式, 另外支持最多30个频段;
SKY77910-11:信号功率放大器,支持12类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边缘多时隙操作,而TD-SCDMA和TDD LTE的线性传输;
SKY77824-11:可匹配28个SMT的功率放大器模块,从2.3到2.69 GHz的运行。它包括FDD LTE波段7和30的宽带覆盖,TDD LTE频段38 / 40、41级。
22、触控是汇顶的一个新芯片,全网未查到资料,但是实测只有5点触控,触控效果和反应倒是不错,大概是GT1151基础上的大屏手机优化改进版?
23、一体双SIM卡或SIM+TF卡的基座:
24、天线插头和按键排线插槽区域及周边特写:
25、手机背后的降噪mic:
26、底部PCB部分除了显眼的右侧振子,振子下方的一排金属触点在保护外壳上也有透孔设计,应该是天线设计,左侧角落是通话MIC:
27、背面没有什么元件:
28、采用了没有合适的夹具开屏组件,而一体合金中框与液晶屏背面结合非常严实,放弃了查看屏具体品牌和型号的计划,官方数据为夏普和友达的1080P LTPS屏,查询屏库筛选应该是夏普的LS064T3SX02或友达的H650DAN0,仅有这两款符合尺寸和分辨率。
三、系统和主要特色体验。
这部分因为部分照片(包括屏效果对比)和部分抓图素材在拷贝转移带到单位路上U盘遗失,而手机已经还回去了,所以摘了一部分其他评测的照片,希望理解。
1、系统极为干净,基本0预装是一大特色:
2、这么大屏幕的手机,分屏特色是最突出的,首页右侧显示的分屏图标可以长按返回键取消:
3、分屏应用可选择应用:
4、横屏分屏状态,中间的按钮可关闭、切换横竖屏分屏模式、交换分屏应用区域以及调整大小等,考虑相当周到:
5、竖屏分屏模式:
6、单手操控模式:
7、相比来说,QQ和微信分身现在快普及了,就不更多表现了:
8、看看系统信息吧:
9、纯净系统剩余可用存储空间近26G还是比较多的:
10、启动器界面下的流畅度还不错,但是如果有后台响应或运行一些app的情况下,联发科这颗芯片还是经常会卡顿下,当然即使是高通810在刷淘宝等很多app的时候也会经常黄条跑半屏,这方面更多其实还是安卓平台下app的优化问题:
11、安兔兔跑分放到这一年多实在太普通,安卓手机硬件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这其实也是很多app不潜心优化的一个主因:
12、一个要说的问题是官方规格表只标注了支持2.4G单频WIFI,而且刚拿到手手机确实只能搜到2.4G网络,然而升级了固件后能搜到并稳定连接5G网络了,不过5G连接也只有135M:
四、续航评测,这才是这台手机的重头戏:
1、测试条件:本地视频续航,MX播放器循环播放1080P的MP4格式本地视频
视频信息如下,1080P分辨率平均码流10.3Mbps:
纯净固件无root,关闭WIFI、蓝牙、GPS等不插SIM卡以避免任何可能的干扰,每次都是充满到100%电量然后约在3%截图停止测试。
2、最大亮度下的续航,在最高亮度下(这手机最大亮度比6S差点,但比flex2、一加2、魅蓝note一代来的要亮)坚挺了10小时6分56秒,作为一款6.44寸大屏的手机非常惊人,相比提供参考的续航评价不错的魅蓝note一代联通32G在同样条件下但播放720P码流2M的MP4最大亮度的续航为6小时42分。
3、最低亮度下的续航,在最低亮度下(这手机最低亮度比6S明显要亮一些,比魅蓝note一代也要亮一点,当然比最低亮度过亮的flex2要暗很多和一加2的最低亮度差不多)1080P本地视频续航达到了21小时46分的惊人续航,这一数据是目前我所测过所有设备包括安卓手机平板和苹果手机平板的最长记录,魅蓝note一代在最低亮度更低且720P 1/5码率的情况下续航时间接近15小时,一加2为12个多小时。
4、中等亮度下的网络视频续航测试:
选用了乐视视频app,自动播放超清格式的新连续剧《新萧十一郎》,几款手机的中等亮度还比较相近更方便比较。条件都是中等亮度、不插卡通过wifi播放:
因为出一趟门吃早餐,没抓到3%以前截图,回来已经关机,所以重新插电充到可以开机立即开机抓图,相差也就几分钟的差值,可见WIFI视频续航也达到了11个半小时左右,比起魅蓝note一代和一加2的7小时左右和flex2的6小时出头明显好不少。
5、实际生活中的中等强度续航,这个期间楼主往返两个城市,很多时候在汽车和火车路上,始终移动数据全开3/4G在线、GPS开启和使用约40分钟、后台微信和QQ常驻(我微信和QQ信息刷新量极大,每天都估计得上万条,服了那几个群....一般手机都不敢始终常驻),有时刷京东、淘宝、SMZDM和新浪、网易新闻客户端等app,拍照10多张,亮屏时间忘了抓,不过有7小时至少,亮度始终自动,最终从100%到15%情况下已经坚持了快2天2夜48小时。
五、拍照部分:
IMX214是一款广泛使用的成像较好的1300万像素背照堆叠摄像头,所以是否能出好照片和拍照者经验以及场景有很大关系,mos1max遗憾的缺少了光学防抖,所以光线好的时候成像很不错,弱光状态下则还是避免不了高感噪点和低快门模糊的情况,拍的好的Mos1Max样张很多,我就上些自己年后正好去雪乡玩随手照的部分照片贴上来大家参考下吧,这能代表大多数普通用户最终自己手持平常的成像质量。都无任何处理仅缩大小:
1、黄昏高铁内拍夕阳没入地平线:
2、比第一张稍早一点时间的高铁车厢内:
3、完全夜间KTV包房内:
4、夜间饭店室内1:
5、夜间饭店室内2:
6、酒店大堂室内:
7、雪乡早晨1,多云:
8、雪乡早晨2,多云:
9、雪乡下午4点左右1,多云:
10、雪乡下午4点左右2,多云:
11、雪乡下午4点左右3,多云:
12、雪乡下午5点左右近黄昏,多云:
13、雪乡下午6点多,天基本都黑了:
14、雪乡晚上8点左右:
15、11点左右亚布力,阴天大雪:
16、11点左右亚布力,阴天大雪:
六、音乐播放:
1、DAC芯片解析:
ES9018K2M之前不仅用在vivo Xplay3s、魅族MX4PRO和小米NOTE上,有些比如铁三角AT-PH100便携耳放DAC一体机也选的这款芯片,特点如图:
2、运放芯片OPA1612,这个组合更是同之前的MX4PRO和小米NOTE完全一样了,特点如下:
3、组合相同的情况下魅族MX4PRO、小米NOTE还是蓝魔Mos1MAX使用第三方app播放同样音源和耳塞、耳机情况下差别其实极小,应该说蓝魔这款手机HIFI部分达到了大厂作为重要宣传的音乐播放水平,但默认音乐播放软件则显然和大厂还有较大差距,好在第三方app随处可见,而且现在安卓玩家绝大多数使用网易云音乐之类的播放软件。耳塞虽然还难称HIFI耳塞,但素质一耳朵之下也比小米活塞之类强多了,和LG、苹果的配塞大概在一个档次。
4、值得一提的是外放部分确实不错,在近年玩过的手机里面外放声音属于中上,音量算大的少数几个最大音量也基本不会破音的手机。
5、为了分别排除各自问题将耳塞和前端交叉搭配,也各自使用SONY的安卓播放器F886接蓝魔耳塞、Mos1MAX接UE900s试听:
主观听感:蓝魔这条耳塞基本和LG 的QuadBeat2差不多,高中低音调音风格也比较像,只不过金属的MAX耳塞声底更干净、解析和声音瞬态略好,而QuadBeat2声场和中低频延展略好,各大厂商标配耳塞不算VIVO重点打音乐播放的,同档次里面个人更喜欢这两条,而不喜欢苹果的EarPods和三星、SONY的配塞(这两款品牌最近1、2年新机配塞没听过不知道有改进没有),更不用说小米的活塞了。
而手机作为前端的播放,使用UE900s、牙塞和两条容易推适合接手机的耳机Q460、K451来试ape音源,未发现底噪,而且无论DAC素质还是推力确实好于Flex2、一加2,更不用说魅蓝note一代,不过明显不如F886这种安卓便携播放器。
七、总结:
终于到总结了,先按文章顺序说好的方面:
1、开箱和拆机看以及我找到华为P8MAX、金立M5/M5PLUS等拆机图对比,Mos1MAX无论外观还是内在,从加工工艺、装配质量到结构设计等无疑彻底摆脱了早几年国产平板的等级,已经达到国内大品牌的一些中端产品水平,很多细节可以看出这台手机确实倾注了蓝魔不少心血。
2、系统方面,纯净0预装和分屏应用都很值得称道,自带启动器的桌面流畅度也甚至比一加2 高通810加持下的更好。
3、续航方面,最加分的地方,在7.98mm厚度下塞进了23.1Wh 6010mah的电池,使续航堪称逆天,比同事的mate8明显续航更持久,综合使用的续航应该仅次于5寸4100mah的红米3和5.5寸 23.05wh的金立M5(M5 plus屏幕升级到6寸1080P但是电池反而缩小了不少),但这两款一方面是屏幕要小不少,另一方面也只有720P分辨率,也都厚了0.5mm。
4、拍照方面,前摄自带美颜功能方便了用户,而IMX214这颗成熟的芯片使用也保障了光线好的情况下有很不错的成像质量。并且对第三方拍照app兼容极佳。
5、音乐播放方面,前端很不错,达到了一些以HIFI为重要卖点的国产大品牌手机的水平,配塞也很适用大多数用户使用,有国产手机标配耳塞中比较出众的素质。
缺点方面 :
1、配置,3+32G的配置是目前中端主流了,但是MT6753实在现在难堪这个价位,另外这个价位的手机现在似乎应该把指纹、红外、NFC都配齐,5G WIFI也应该达到390-433Mbps,作为一款蓝魔旗舰大屏长续航以HIFI和视频为卖点的机器,EMMC扩到64G也更适合。
2、系统,默认启动器是有不错的流畅性,但是过于简洁了,桌面小控件都不支持又不带内置天气软件,让基本的看天气需要多费不少操作;0预装固然好,但是通讯录和通话还是要好好搞搞不能目前几乎完全安卓原生形态,至少预装个好用的通话、通讯录app吧。
3、拍照,同上原因,自带的几乎MTK原生拍照app过于简单,手动设定ISO等功能欠缺,也是建议用好用的第三方app替代;另外硬件上的建议是加入光学防抖和双色温闪光灯,会大大改善弱光拍摄的成像。
4、充电,0-100充满约需4个多小时,超长续航每天睡觉前夜里充电当然没问题,但是白天万一需要充电就等太久了,9V充电时候电流只有不到0.9A远低于充电器支持,完全可以加大些,让充电时间在3小时出头完成。
5、定价,作为手机市场的后来者、小品牌,固然有6.44寸1080P大屏、HIFI芯片、6000多mah大电芯+7.98mm厚度综合确实傲人的特色,但2499的价格相对线上品牌还是偏高的,不过蓝魔注重做线下的,那这样的价格倒是还可以接受。
最后,作为一路走来的老玩家,非常希望蓝魔能在新的领域顺利转型、大放异彩而成功,切忌模仿某些手机厂商只拼价格而放弃了品质最终失败消失。
期待蓝魔的下一款手机,效果图的超高屏占比相当震撼!
“锋芒小栈”(微信公众号:锋芒小栈)是一个专注于科技、生活体验式分享网站。读者可以在今日头条、 百度百家、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一点资讯、ZAKER等查看锋芒小栈的文章。锋芒小栈也是目前最具人气的科技数码产品社交平台,欢迎更多自媒体、达人加入我们。
相关问答
功放后面的ACoutletsswitched100W是什么意思?我有把一个大音响插上面?
100瓦输出,接音箱的。插的时候应该关闭功放和音箱。100瓦输出,接音箱的。插的时候应该关闭功放和音箱。
功放写的电源功耗200w(MAX)?-178****8612的回答-懂得
指的是这台功放机的最大耗电量为200W,并不是代表功放机的输出功率有200W。这两个概念不是相同的。功放机的输出功率比最大...这两个概念不是相同的...
喇叭上NOM和MAX代表什么?
在某些上下文中,NOM和MAX可能代表以下含义:1.NOM(Normal)和MAX(Maximum)是音频设备上的音量调节标志。NOM代表正常音量(通常为中间位置),而MAX代表最大...在...
功放写的电源功耗200w(MAX)?-小红薯F29E6A2D的回答-懂得
指的是这台功放机的最大耗电量为200W,并不是代表功放机的输出功率有200W。这两个概念不是相同的。功放机的输出功率比最大...这两个概念不是相同的...
音响功放上的PROT灯是什么意思?-ZOL问答
8条回答:【推荐答案】这个灯是功放机的保护提示灯,这是功放机出现故障后所给出的提示。原因有挺多的,不是固定的原因。比如电源电压不正常或功放板有元件损坏...
功放机上out什么意思?
功放机上的out(Output)是输出的意思,in(Input)是接入的意思。扩展资料:功放俗称“扩音机”他的作用就是把来自音源或前级放大器的弱信号放大,推动音箱...
tip41B功放管参数?
极性:NPNPCN(mw)功率:2Wlc(mA)电流:6ABVCBO(V)集电极-基极电压:80VBVCEO(V)集电极-发射极电压:80VBVEBO(V)发射极-基极电压:5VhFE(min)最小...
我的苹果XSmax所有的喇叭都有嘶嘶响的声音是什么问题?
XSmax所有的喇叭都有嘶嘶响,这种故障一般是音频功放部分出现故障,比如功放IC接地脚虚焊等均会造成这种故障。建议联系厂商售后进行检修。XSmax所有的喇叭都...
为何无线话筒主机连接功放后有杂音-ZOL问答
这款功放不具备KTV功放功能,没有话筒插口,也没有效果器,就算你插在aux里,也只是话筒的声音,如果切换到音乐,你的话筒就又没声音了,两个通道独立的,不能混合。所...
功放MINMAS什么意思?
应该是:MINIMAS吧,这个是最小的意思,Maximal就是最大的意思。应该是:MINIMAS吧,这个是最小的意思,Maximal就是最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