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m功放芯片ic ICCAD2021落幕,AI设计芯片趋势明显,港中文Front-End最佳论文奖

小编 2024-11-26 方案设计 23 0

ICCAD2021落幕,AI设计芯片趋势明显,港中文Front-End最佳论文奖

机器之心专栏

作者:余备

目前芯片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EDA 是重点方向之一。中国在 EDA 领域薄弱,但港中文在 EDA 研究方面很有实力,CS Ranking 近年来都位居前列,今年更是跃居第一。本文是港中文余备教授参加 ICCAD 2021 的见闻和有感,以专业视角给出了值得关注的趋势,也即 ML for EDA(或者EDA的人工智能化趋势)。他们也获得今年前端 track 最佳论文。

为了方便读者更为细致的了解 ML for EDA,11月10日-11日,我们请到港中文EDA团队带来线上分享,介绍 4 篇他们在 ICCAD 2021 的最新工作。

一、会议概括

近日,EDA领域的世界顶级会议之一 ICCAD 2021 大会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Design (ICCAD)是 IEEE 和 ACM 两大组织联合发起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领域的顶级会议。自 1982 年创办以来,迄今已经举办了 40 届。

由于疫情原因,今年的 ICCAD 依然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举办,会议从 11月1日 至 4日 共四天。ICCAD 2021 收到了全球范围内的 514 篇投稿,最终 121 篇论文被收录(23.5%的录取率),竞争十分激烈。

在 ICCAD 2021 讨论热点的词云中,可以看到此次大会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神经网络、EDA关键步骤研究、加速器。另据会议官方数据统计,相比往年,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仿真设计验证、神经形态计算、生物芯片等领域投稿论文数量激增。

最佳论文奖

为了纪念 William J. McCalla 博士对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及仿真技术的发展以及 ICCAD 会议的开创性贡献,会议官方特别设立了 William J. McCalla 最佳论文奖。该奖项由 IEEE 电子设计自动化委员会(IEEE CEDA)和 ACM 设计自动化特别兴趣小组(ACM SIGDA)联合发起,由 ICCAD 最佳论文和最具影响力奖评选委员会评选,于 2000 年首次颁发。

William J. McCalla 最佳论文奖共设立年度最佳论文奖两名(Front-end和Back-end),以及十年回顾最具影响力论文奖一名。其中,年度最佳论文奖将分别授予涵盖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前端和后端的研究论文。

2021年ICCAD Front-End最佳论文奖授予了《BOOM-Explorer: RISC-V BOOM Microarchitecture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Framework》,第一作者是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博士生白晨,导师为余备教授和黄定发教授。

论文链接:

http://www.cse.cuhk.edu.hk/~byu/papers/C122-ICCAD2021-DSE-BOOM.pdf

这篇获奖论文研究了基于机器学习技术进行 CPU 微架构设计空间探索的方法,实现了在同一工艺下寻找一系列在功耗和性能上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微架构。在后摩尔时代 CPU 设计中,工艺演进对提高 CPU 性能、降低其功耗的红利愈来愈有限,因此,CPU 设计人员希望能寻找到理想的微架构来更好地平衡性能和功耗。微架构是对指令集(ISA)的实现,包含了诸如 CPU 取指前端,解码,计算单元,载入储存单元等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在 CPU 设计时进行参数化,如对缓存结构,解码宽度,乘除单元并行数,分支预测器等。由于现代 CPU 设计变得愈加复杂,架构师的经验不能很好用来迁移到新设计上以确定这些参数。为了在一个确定的微架构设计空间中快速寻找帕累托设计,因此,本文基于 RISC-V微处理器提出一种能嵌入目标设计的微架构先验知识的设计空间探索算法用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左至右:白晨、余备教授、黄定发教授。本次的Back-End最佳论文奖授予了《Analytical Modeling of Transient Electromigration Stree based on Boundary Reflections》,第一作者是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 Mohammad Abdullah Al Shohel。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瞬态电迁移应力建模算法。电迁移在多段互联上的传统失效测试方法是基于 Black 方程的 Blech 标准。考虑到应力在多个互联段上具有累积效应,而传统方法是独立地分析每个互联段,导致了不准确的分析结果。该论文创新性地引入了应力流边界反射的概念,认为在有限多互联段中的瞬态应力行为可以采用物理波动来解释。该论文基于应力流边界反射的概念,提供了一个用于推导出具有任意数量互联段的瞬态电迁移应力的分析表达式框架。在大型供电网络基准测试中,该方法对比于基于有限元法的求解器 COMSOL 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快的求解速度。

二、EDA的科研趋势:AI x EDA

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指标。其中 EDA 工具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工业软件,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中受美国制约最严重的环节之一,可谓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命门」。为了支撑我国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基建」建设,以及实现未来科技实力大幅度提升的目标,作为集成电路产业最基础的支撑,发展独立自主可控的 EDA 工具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算法上的改进,与计算平台的演进)给 EDA 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EDA 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上的不断迭代与改进。以下精选 5 篇论文,很好的反应了 AI 与 EDA 结合的大趋势。

Paper A:Overcoming the Memory Hierarchy Inefficiencies in Graph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作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应用,图计算在传统处理器和内存架构上的性能并不高效。其性能瓶颈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片上内存而言,随机的访存模式大幅降低了缓存命中;对于片外内存而言,细粒度的数据读取也拉低了DRAM主存的带宽利用率。

为此,UCSB 谢源教授团队设计了专用于图的内存架构:G-MEM。一方面,其使用了scratchpad替代缓存,并相应的提出了针对图结构中“热点”数据的管理算法,在与缓存相同大小的情况下提升了约 10% 的命中率。另一方面,其重新设计了 DRAM 的通道架构,并使用了多个独立控制器以支持细粒度的访存。相比于传统处理器,G-MEM 在多个图任务下提升了 2.6 倍的性能。

Paper B: Automatic Routability Predictor Development Using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机器学习技术的兴起激发了其在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中的应用热潮,并有助于提高芯片设计的自动化程度。然而,手工制作的机器学习模型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巨大的工程消耗。在这项工作中,Duke 大学陈怡然教授课题组和 Texas A&M 大学胡江教授课题组利用神经架构自动搜索 (NAS) 来自动开发用于可绕线性预测的高质量神经网络架构。该搜索方法支持各种卷积操作和高度灵活的连接,使得神经网络架构与以前所有的人工模型明显不同。在大型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自动生成的神经网络架构明显优于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人工设计的模型架构。此外,与人工模型容易花费数周时间开发相比,高效的 NAS 方法仅用 0.3 天就完成了整个自动搜索过程。

Paper C: pGRASS-Solver: A Parallel Iterative Solver for Scalable Power Grid Analysis Based on Graph Spectral Sparsification

随着集成电路与系统的发展,供电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使得对其分析、计算其节点电压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求解供电网络的电路方程主要采用并行区域分解法和基于谱图稀疏化的迭代解法。区域分解法需要形成表示子区域间节点关系的稠密舒尔补矩阵,对其计算与分解的开销可能比求解原问题还大。对稀疏矩阵的迭代解法内存用量小,但迭代收敛速度与收敛性是主要的难点,近年来提出的谱图稀疏化技术构造预条件子,可以稳定地提高收敛速度,但现有工作均为串行算法的研究。

清华大学喻文健教授团队提出将区域分解与谱图稀疏化结合的方法,包括并行的谱图稀疏化、以及使用区域分解法对由稀疏子图得到预条件子进行并行求解的技术,它继承了谱图稀疏化带来的良好迭代收敛性,同时实现高效率并行计算。在一台 16 核 CPU、512GB 内存机器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相比串行的谱图稀疏化迭代解法有 5.5 倍的平均加速,相比前人的并行供电网络仿真算法有 5.2 倍的平均加速。对一个实际的含 3.6 亿节点、42 亿条边的供电网络,它的求解用时仅为 23 分钟,比串行算法快 9.5 倍。这是首次报道在一台普通的 16 核计算机上仅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求解如此大规模的供电网络。Paper D: A Unified Framework for Layout Pattern Analysis with Deep Causal Estimation

特征尺寸的减小和制造过程的复杂性的增加导致半导体器件制造的缺陷越来越多。因此,识别缺陷布局模式的根本原因对于提高良率变得越来越重要。香港中文大学余备教授课题组联合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和华为海思提出了一种基于布局感知诊断的布局模式分析框架,以有效地识别布局故障的根本原因。

在该框架的第一阶段,使用一个使用对比学习训练的编码器网络来提取布局片段的表示,这些布局片段对移位、旋转和镜像等转换是等价的,然后将其聚类形成布局模式。在第二阶段,该框架通过一个结构因果模型建立任何潜在的根本原因布局模式和系统缺陷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估计候选布局模式对系统缺陷的平均因果效应(ACE),以识别真正的根本原因。在实际工业设计中的实验结果表明,此框架在精度和速度上都优于商业工具。Paper E: HeteroCPPR: Accelerating Common Path Pessimism Removal with Heterogeneous CPU-GPU Parallelism

在芯片设计流程中,静态时序分析(STA)衡量了芯片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是后端芯片设计和验证的核心任务之一,而静态时序分析中的公共路径悲观修正(CPPR)步骤,则保证了时序分析的准确性。缺少了 CPPR 会使分析结果过度悲观,产生虚假的错误报告,降低对芯片设计性能评估的准确性。然而,CPPR 非常缓慢,时间消耗往往以十倍到百倍计,因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现有的 CPPR 加速工作主要采用 CPU 上的多核并行策略。这些策略受到图算法计算模式以及 CPU 架构的限制,性能在 8-16 核心达到饱和,难以获得更大的性能提升。

北京大学林亦波教授课题组提出了 HeteroCPPR 算法,通过高效的计算任务分解策略和 GPU 算子设计,克服图算法的并行难题,在 CPU-GPU 异构计算平台上实现了 CPPR 中的图算法并行加速,首次实现多 GPU 处理大规模延时悲观量补偿和时序违例路径生成。实验结果显示,HeteroCPPR 在 4 个 GPU 上达到了 16 倍的加速,能够在 1 秒以内处理百万门级电路上的 10K-100K 路径生成问题。

三、机器之心走近全球顶尖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EDA团队

香港中文大学 EDA 团队目前共有教授 7 人,其中IEEE院士、ACM院士 1 人(港中大工程学院院长黄定发教授),ACM杰出科学家 2 人(杨凤如教授,何宗易教授)。团队研究范围全栈式覆盖了系统设计、架构设计、逻辑物理综合、测试与验证、制造与封装等EDA领域。近六年来,团队在 EDA 领域国际顶级会议 DAC&ICCAD 共计发表论文 94 篇(系统设计 10 篇、架构设计 23 篇、逻辑物理综合 20 篇、测试与验证 21 篇、制造与封装 20 篇),位居世界前列。

除了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之外,港中文 EDA 团队还多次拿到了顶会和顶级期刊的最佳论文:

2012 DAC 最佳论文2013 ICCAD 最佳论文2015 TCAD(EDA的世界顶级期刊)最佳论文2017 ICCAD 最佳论文2021 ICCAD 最佳论文。

港中文自2015年以来在DAC/ICCAD发表论文的主题分布情况。除了 EDA 两大顶级会议 DAC & ICCAD 之外,港中文 EDA 团队成员也获得 2004 年DATE、2012 年 ASPDAC、2017 年 ISPD、2020 年 ISLPED、2021 年 ASPDAC 等重要会议的年度最佳论文奖。此外,在历年 ICCAD CAD 算法竞赛产生的 30 个冠军中,香港中文大学拿到了其中的 11 个,成绩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顶级高校。

依据世界广泛采用的计算机科学机构的排名 CS Ranking,港中文的世界排名常年保持前列,近两年名列世界第一:

在EDA(design automation)领域,港中文、UCSD和杜克大学位列世界排名前三。大部分上榜高校都是欧美名校,在表现比较好的亚洲高校中,港中文排名第一位,北大排名12,香港城市大学第排名17,中科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并列20。

一文了解存算一体芯片

来源:来自「智前沿」,作者:王绍迪,谢谢。

摩尔定律趋于失效,应运而生的新型计算架构如存算一体芯片,受到广泛关注。智前沿特刊发AI芯片企业知存科技CEO王绍迪文章,对端侧智能存算一体芯片做全面回顾和展望。

端侧智能存算一体芯片概述

摘要:现代电子设备朝着智能化、轻量化、便携化快速发展,但是智能大数据处理挑战与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成为当前电子信息领域的关键矛盾之一;同时,器件尺寸微缩(摩尔定律失效)带来的功耗与可靠性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该矛盾的快速恶化。近年来以数据为中心的新型计算架构,例如存算一体芯片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在端侧智能场景。但是,基于端侧设备在资源、时延、成本、功耗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业界对存算一体芯片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因此,存算一体介质与计算范式尤为重要。同时,器件-芯片-算法-应用跨层协同对存算一体芯片的产业化应用与生态构建非常关键。本文对端侧智能存算一体芯片的需求、现状、主流方向、应用前景与挑战等做一个简单的概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高能效低成本智能存算一体芯片的硬件支撑下,随着5G通信与物联网(IoT)技术的成熟,智能万物互联(AIoT)时代即将来临。

自第四次信息革命以来,现代电子设备朝着智能化、轻量化、便携化快速发展。尤其近年来,随着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的深入研究与普及,智能电子设备与相关应用场景已随处可见,例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无人驾驶等。同时,随着5G通信与物联网(IoT)技术的成熟,可以预见,智能万物互联(AIoT)时代即将来临。如图1所示,在未来AIoT场景中,设备将主要分为三类:云端、边缘端与终端[1],其中边缘终端设备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是算力、数据与算法。互联网与5G通信的应用普及解决了大数据问题,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解决了算法问题,英伟达GPU/谷歌TPU等高性能硬件的大规模产业化解决了云端算力问题。但是,资源受限的边缘终端设备的算力问题目前仍然是缺失的一环,且因其对时延、功耗、成本、安全性等特殊要求(尤其考虑细分场景的特殊需求),将成为AIoT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核心关键。因此,在通往AIoT的道路上,需要解决的核心挑战是高能效、低成本、长待机的端侧智能芯片。

图1、未来AIoT场景示意图,包括三层:运算数据中心,边缘端与终端[1]。

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与大数据智能处理挑战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的快速兴起,数据以爆发式的速度快速增长。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全世界每天产生的数据量约为字节,且该体量仍然以每40个月翻倍的速度在持续增长[2]。海量数据的高效存储、迁移与处理成为当前电子信息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但是,受限于经典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3,4],数据存储与处理是分离的,存储器与处理器之间通过数据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2(a)所示。在面向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场景中,这种计算架构已成为高性能低功耗计算系统的主要瓶颈之一。一方面,数据总线的有限带宽严重制约了处理器的性能与效率,同时,存储器与处理器之间存在严重性能不匹配问题,如图2(b)所示。不管处理器运行的再快、性能再好,数据依然存储在存储器里,每次执行运算时,需要把数据从存储器经过数据总线搬移到处理器当中,数据处理完之后再搬回到存储器当中。这就好比一个沙漏,沙漏两端分别代表存储器和处理器,沙子代表数据,连接沙漏两端的狭窄通道代表数据总线。因此存储器带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处理器的性能发挥,这称为存储墙挑战。与此同时,摩尔定律正逐渐失效,依靠器件尺寸微缩来继续提高芯片性能的技术路径在功耗与可靠性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难以满足智能大数据应用场景快、准、智的响应需求。另一方面,数据在存储器与处理器之间的频繁迁移带来严重的传输功耗问题,称为功耗墙挑战。英伟达的研究报告指出,数据迁移所需的功耗甚至远大于实际数据处理的功耗。例如,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在22纳米工艺节点下,一比特浮点运算所需要的数据传输功耗是数据处理功耗的约200倍[5]。在电子信息领域,存储墙与功耗墙问题并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因此,智能大数据处理的挑战实质是由硬件设施的处理能力与所处理问题的数据规模之间的矛盾引起的。构建高效的硬件设施与计算架构,尤其是在资源受限的AIoT边缘终端设备,来应对智能大数据应用背景下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图2 (a)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示意图;(b)存储器与处理器之间的性能鸿沟。

为了打破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降低数据搬移带来的开销,一种最直接的做法是增加数据总线带宽或者时钟频率,但必将带来更大的功耗与硬件成本开销,且其扩展性也严重受限。目前业界采用的主流方案是通过高速接口、光互联、3D堆叠、增加片上缓存等方式来实现高速高带宽数据通信,同时使存储器尽量靠近处理器,减小数据传输的距离。光互联技术还处于研发中试阶段,而3D堆叠技术与增加片上缓存等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实际产品当中。国内外很多高效与企业都在研发与应用这种技术,如谷歌、英特尔、AMD、英伟达、寒武纪科技等。例如,利用3D堆叠技术,在处理器芯片上集成大容量内存,可以把数据带宽从几十GB/s提升到几百GB/s;基于3D堆叠DRAM技术,IBM于2015年发布了一款面向百亿亿次超级计算系统[6];国内百度昆仑与英国Graphcore公司在芯片产品上集成了200MB-400MB的片上缓存,来提高性能。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方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功耗与成本开销,难以应用于边缘终端能耗与成本均受限的AIoT设备,且其并没有改变数据存储与数据处理分离的问题,因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

存算一体基本原理与国内外发展现状

存算一体芯片技术,旨在把传统以计算为中心的架构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的架构,其直接利用存储器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把数据存储与计算融合在同一个芯片当中,可以彻底消除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特别适用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种大数据量大规模并行的应用场景。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在学术界和产业界有不少类似的英文概念,例如Computing-in-Memory、In-Memory-Computing、Logic-in-Memory、In-Memory-Processing、Processing-in-Memory等,而且不同研究领域(器件、电路、体系架构、数据库软件等)的称呼也不统一,相应的中文翻译也不尽相同,例如内存处理、存内处理、内存计算、存算融合、存内计算、存算一体等。此外,在广义上,近存计算也被归纳为存算一体的技术路径之一。

存算一体的基本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斯坦福研究所的Kautz等人最早于1969年就提出了存算一体计算机的概念[7,8]。后续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在芯片电路、计算架构、操作系统、系统应用等层面展开。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Patterson等人成功把处理器集成在DRAM内存芯片当中,实现一种智能存算一体计算架构[9]。但是受限于芯片设计复杂度与制造成本问题,以及缺少杀手级大数据应用进行驱动,早期的存算一体仅仅停留在研究阶段,并未得到实际应用。近年来,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大以及内存芯片技术的提高,存算一体的概念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并开始应用于商业级DRAM主存当中。尤其在2015年左右,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应用的兴起,技术得到国内外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泛研究与应用。在2017年微处理器顶级年会(Micro 2017)上,包括英伟达、英特尔、微软、三星、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等都推出了他们的存算一体系统原型[10-12]。

尤其是,近年来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例如闪存(Flash)、忆阻器(阻变存储器 RRAM)、相变存储器(PCM)与自旋磁存储器(MRAM)等[13-17],为存算一体芯片的高效实施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些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电阻式存储原理可以提供固有的计算能力,因此可以在同一个物理单元地址同时集成数据存储与数据处理功能。此外,非易失性可以让数据直接存储在片上系统中,实现即时开机/关机,而不需要额外的片外存储器。惠普实验室的Williams教授团队在2010年就提出并验证利用忆阻器实现简单布尔逻辑功能[18]。随后,一大批相关研究工作不断涌现。2016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谢源教授团队提出利用RRAM构建基于存算一体架构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简称为PRIME[19]),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基于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的传统方案,PRIME可以实现功耗降低约20倍、速度提高约50倍[20]。这种方案可以高效地实现向量-矩阵乘法运算,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加速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国际上杜克大学、普渡大学、斯坦福大学、马萨诸塞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惠普、英特尔、镁光等都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发布了相关测试芯片原型[21-24]。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中科院微电子所刘明教授团队、北京大学黄如教授与康晋锋教授团队、清华大学杨华中教授与吴华强教授团队、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宋志棠教授团队、华中科技大学缪向水教授团队等等,都发布了相关器件/芯片原型,并通过图像/语音识别等应用进行了测试验证[25-27]。PCM具有与RRAM类似的多比特特性,可以基于类似的原理实现向量-矩阵乘法运算。对于MRAM而言,由于其二值存储物理特性,难以实现基于交叉点阵列的向量-矩阵乘法运算,因此基于MRAM的存算一体通常采用布尔逻辑的计算范式[28-30]。但由于技术/工艺的成熟度等问题,迄今基于相变存储器、阻变存储器与自旋存储器的存算一体芯片尚未实现产业化。与此同时,基于Nor Flash的存算一体芯片技术近期受到产业界的格外关注,自2016年UCSB发布第一个样片以来,多家初创企业在进行研发,例如美国的Mythic, Syntiant,国内的知存科技等,并受到国内外主流半导体企业与资本的产业投资,包括Lam Research、Applied Materials、Intel、Micron、ARM、Bosch、Amazon、Microsoft、Softbank、Walden、中芯国际等等。相比较而言,Nor Flash在技术/工艺成熟度与成本方面在端侧AIoT领域具有优势,三大公司均宣布在2019年末实现量产。

端侧智能应用特征与存算一体芯片需求

随着AIoT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时延、带宽、功耗、隐私/安全性等特殊应用需求,如图3(a)所示,驱动边缘端侧智能应用场景的爆发。首先,时延是用户体验最直观的感受,而且是某些应用场景的必需要求,例如自动驾驶、实时交互游戏、AR/VR等。考虑到实时产生的数据量、实际传输带宽以及端侧设备的能耗,不可能所有运算都依赖云端来完成。例如,根据英特尔的估计,每辆自动驾驶汽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高达400GB[1];再例如,每个高清安防监控摄像头每天产生的数据量高达40GB-200GB。如果所有车辆甚至所有摄像头产生的数据都发送到云端进行处理,那不仅仅是用户体验,即使对传输网络与云端设备都将是一个灾难。而且,通常边缘数据的半衰期都比较低,如此巨大的数据量,实际上真正有意义的数据可能非常少,所以并没有意义把全部数据发送到云端去处理。此外,同类设备产生的大部分数据通常具有极高的相同模式化特征,借助边缘端/终端有限的处理能力,即可以过滤掉大部分无用数据,从而大幅度提高用户体验与开销。增强用户体验的另一个参数是待机时间,这对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尤为关键。例如,智能眼镜与耳机,至少要保证满负荷待机时间在一天以上。因此终端设备的功耗/能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其次,用户对隐私/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并不愿意把数据送到云端处理,促使本地处理成为终端设备的必备能力。例如,随着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隐私泄露的问题,即使智能家居已经普及,但很多用户选择关闭语音处理功能。最后,在无网环境场景下,边缘终端处理将成为必需。相应地,不同于云端芯片,对于端侧智能芯片,其对成本、功耗的要求最高,而对通用性、算力、速度的要求次之,如图3(b)所示。因此,依靠器件尺寸微缩来继续提高芯片性能的传统技术路径在功耗与成本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而依赖器件与架构创新的技术路径越来越受重视。2018年,美国DARPA“电子复兴计划”明确提出不再依赖摩尔定律的等比例微缩道路,旨在寻求超越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的创新,利用新材料、新器件特性和集成技术,减少数据处理电路中移动数据的需求,研究新的计算拓扑架构用于数据存储与处理,带来计算性能的显著提高。业界普遍认为,存算一体芯片技术将为实现此目标提供可行的技术路径之一。

图3、(a)边缘端侧智能应用场景的需求特征;Adapted from Gartner, 2019;(b)云端与端侧智能芯片不同的性能需求。

存算一体芯片主流研究方向

根据存储器介质的不同,目前存算一体芯片的主流研发集中在传统易失性存储器,如SRAM、DRAM,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如RRAM,PCM,MRAM与闪存等,其中比较成熟的是以SRAM和MRAM为代表的通用近存计算架构。值得注意的是,本章将主要讨论基于存算一体芯片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加速器实现。在此类应用中,95%以上的运算为向量矩阵乘法(MAC),因此存算一体主要用来加速这部分运算。

(1) 通用近存计算架构

如图4所示,这种方案通常采用同构众核的架构,每个存储计算核(MPU)包含计算引擎(Processing Engine, PE)、缓存(Cache)、控制(CTRL)与输入输出(Inout/Output, I/O)等,这里缓存可以是SRAM、MRAM或类似的高速随机存储器。各个MPU之间通过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 NoC)进行连接。每个MPU访问各自的缓存,可以实现高性能并行运算。典型案例包括英国Graphcore公司,其测试芯片集成了200-400MB的SRAM缓存以及美国Gyrfalcon Technology公司,其测试芯片集成了40MB 嵌入式MRAM缓存。

图4、基于高速缓存的通用近存计算架构。

(2) SRAM存算一体

由于SRAM是二值存储器,二值MAC运算等效于XNOR累加运算,可以用于二值神经网络运算。如图5(a)和图5(b)为两种典型设计方案,其核心思想网络权重存储于SRAM单元中,激励信号从额外字线给入,最终利用外围电路实现XNOR累加运算,结果通过计算器或模拟电流输出,具体实现可以参考[31,32]。这种方案的主要难点是实现大阵列运算的同时保证运算精度。

图5、SRAM存算一体单元设计;(a)12管设计[31];(b)8管设计[32]。

(3) DRAM存算一体

基于DRAM的存算一体设计主要利用DRAM单元之间的电荷共享机制[33,34]。如图6所示为一种典型实现方案[33],当多行单元同时被选通时,不同单元之间因为存储数据的不同会产生电荷交换共享,从而实现逻辑运算。这种方案的问题之一是计算操作对数据是破坏性的,即每次执行运算时,DRAM存储单元存储的数据会破坏,需要每次运算后进行刷新,带来较大的功耗问题;另一个难点是实现大阵列运算的同时保证运算精度。

图6、基于DRAM的典型存算一体设计原理[33]。

(4) RRAM/PCM/Flash多值存算一体

基于RRAM/PCM/Flah的多值存算一体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存储单元的多值特性,通过器件本征的物理电气行为(例如基尔霍夫定律与欧姆定律)来实现多值MAC运算[13,21-25],如图7所示。每个存储单元可以看作一个可变电导/电阻,用来存储网络权重,当在每一行施加电流/电压(激励)时,每一列即可得到MAC运算的电压/电流值。实际芯片中,根据不同存储介质的物理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具体实现方式会有差异。由于RRAM/PCM/Flash本身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直接存储网络权重,因此不需要片外存储器,减小芯片成本;同时,非易失性可以保证数据掉电不丢失,从而实现即时开机/关机操作,减小静态功耗,延长待机时间,非常适用于功耗受限的边缘终端设备。目前,基于RRAM/PCM的存算一体技术在学术界是非常热的一个研究方向,遗憾的是,因为RRAM/PCM成熟度等问题,目前尚未产业化,但未来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基于Flash的存算一体技术相对较成熟,受到产业界广泛关注,预计于2019年末量产。

图7、基于RRAM/PCM/Flah的MAC运算基本原理[13]。

(5) RRAM/PCM/MRAM二值存算一体

基于RRAM/PCM/MRAM的二值存算一体主要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利用辅助外围电路,跟上述SRAM存算一体类似,如图8(a)所示为一种典型的可重构存算一体实现方案[35],其可以在存储应用与存算一体应用之间进行切换。由于RRAM/PCM/MRAM非易失性电阻式存储原理,其具有不同的电路实现方式,具体参考[35-37]。第二种方案是直接利用存储单元实现布尔逻辑计算[28,38-40],如图8(b)所示,这种方案直接利用存储单元的输入输出操作进行逻辑运算,根据不同存储器存储单元的结构与操作方法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参考[28,38-40]。

图8、基于RRAM/PCM/MRAM的存算一体基本原理;(a)利用外围电路方案[35];(b)利用存储单元方案[40]。

应用前景与挑战

存算一体芯片技术,尤其是非易失性存算一体芯片技术,因其高算力、低功耗、低成本等优势,未来在AIoT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存算一体芯片大规模产业化的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1)技术层面;存算一体芯片涉及器件-芯片-算法-应用等多层次的跨层协同,如图9所示。例如,细分应用场景的不同性能需求决定了神经网络算法与芯片的设计,算法依赖神经网络框架、编译、驱动、映射等工具与芯片架构的协同,芯片架构又依赖器件、电路与代工厂工艺。这些对存算一体芯片的研发与制备都是相当大的一个挑战,尤其需要代工厂的支持。特别是基于新型存储介质的存算一体技术,器件物理原理、行为特性、集成工艺都不尽相同,需要跨层协同来实现性能(精度、功耗、时延等)与成本的最优。

(2)产业生态层面;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想要得到大规模普及,离不开产业生态的建设,需要得到芯片厂商、软件工具厂商、应用集成厂商等的大力协同、研发、推广与应用,实现性能与场景结合与落地,尤其在面对传统芯片已经占据目前大部分已有应用场景的前提下,如何突破新市场、吸引新用户是快速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英伟达GPU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与借鉴。一方面需要优化工具与服务,方便用户使用;另一方面需要尽量避免竞争,基于存算一体芯片的优势,开拓新应用、新场景、新市场,创造传统芯片无法覆盖的新型应用市场。

图9、存算一体器件-芯片-算法-应用跨层协同示意图。

参考文献

[1] L. Lin, X. Liao, H. Jin, and P. Li, “Computation Offloading Toward Edge Computing,”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Early Access), Jul. 2019.

[2] C. L. Chen, and C. Zha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challenges,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ies: a survey on Big Data,”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 275, pp. 314-347, Aug. 2014.

[3] W. Wulf, and S. McKee, “Hitting the Memory Wall: Implications of the Obvious,” ACM Computer Architechture News, vol. 23, no. 1, pp. 20-24, Dec. 1994.

[4] M. Zidan, J. Strachan, and W. Lu, “The Future of Electronics Based on Memristive Systems,” Nature Electronics, vol. 1, no. 1, pp. 22-29, Jan. 2018.

[5] R. Alshahrani, “The Path to Exascale Computing,” in ACM/IEEE ICPDPTA., pp. 123-126, 2015.

[6] R. Nair, S. Antao, C. Bertolli, et al., “Active Memory Cube: A Processing-in-Memory Architecture for Exascale Systems,” 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 59, no. 2, pp. 17:1-17:14, Apr. 2015.

[7] W. Kautz, “Cellular Logic-in-Memory Array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vol. C-18, no. 8, pp. 719-727, Aug. 1969.

[8] H. Stone, “A Logic-in-Memory Computer,”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vol. C-19, no. 1, pp. 73-78, Jan. 1970.

[9] D. Patterson, T. Anderson, N. Cardwell, R. Fromm, K. Keeton, R. Thomas, and K. Yelick, “A Case for Intelligent RAM,” IEEE Micro, vol. 17, no. 2, pp. 34-44, Apr. 1997.

[10] S. Li, D. Niu, K. T. Malladi, B. Brennan, and Y. Xie, “DRISA: A DRAM-based Reconfigurable In-Situ Accelerator,” in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 (MICRO), pp. 288-301, Apr. 2017.

[11] V. Seshadri, D. Lee, T. Mullins, H. Hassan, A. Boroumand, J. Kim, M. A. Kozuch, O. Mutlu, P. Gibbons, and T. Mowry, “Ambit: In-Memory Accelerator for Bulk Bitwise Operations Using Commodity DRAM Technology,” in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 (MICRO), pp. 273-287, Oct. 2017.

[12] S. R. Agrawal, S. Idicula, A. Raghavan, E. Vlachos, V. Varadarajan, and E. Sedlar, “A Many-Core Architecture for In-Memory Data Processing,” in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 (MICRO), pp. 245-258, Oct. 2017.

[13] X. Guo, F. Bayat, M. Bavandpour, M. Klachko, M. Mahmoodi, M. Prezioso, K. Likharev, and D. Strukov, “Fast, Energy-Efficient, Robust, and Reproducible Mixed-Signal Neuromorphic Classifier Based on Embedded NOR Flash Memory Technology,” in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 pp. 6.5.1-6.5.4, Dec. 2017.

[14] H. Wong, and S. Salahuddin, “Memory Leads the Way to Better Computing,” Nature Nanotechnology, vol. 10, no. 3, pp. 191-194, Mar. 2015.

[15] L. Wang et al., “Voltage-Controlled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s for Processing-In-Memory Implementation,”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vol. 39, no. 3, pp. 440-443, March 2018.

[16] W. Kang, Y. Zhang, Z. Wang, J. O. Klein, C. Chappert, D. R. Ravolosona, G. Wang, Y. Zhang, and W. Zhao, “Spintronics, Emerging Ultra-Low Power Circuits and Systems Beyond MOS Technology,” ACM Journal 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Computing Systems (JETC), vol. 12, no. 2, pp. 1-42, Sep. 2015.

[17] A. Chen, “A Review of Emerging Non-Volatile Memory (NVM)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Solid-State Electronics, vol. 125, pp. 25-38, Nov. 2016.

[18] J. Borghetti, G. Snider, P. Kuekes, J. Yang, D. Stewart, and R. Williams, “Memristive Switches Enable Stateful Logic Operations via Material Implication,” Nature, vol. 464, no. 7290, pp. 873-876, Apr. 2010.

[19] P. Chi, S. Li, C. Xu, T. Zhang, J. Zhao, Y. Liu, Y. Wang, and Y. Xie, “PRIME: A Novel Processing-in-Memory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 Computation in ReRAM-based Main Memory,” ACM SIGARCH Computer Architecture News, vol. 44, no. 3, pp. 27-39, Jun. 2016.

[20] F. Su, W. Chen, L. Xia, C. Lo, T. Tang, Z. Wang, K. Hsu, M. Cheng, J. Li, Y. Xie, Y. Wang, M. Chang, H. Yang, and Y. Liu, “A 462GOPs/J RRAM-Based Nonvolatile Intelligent Processor for Energy Harvesting IoE System Featuring Nonvolatile Logics and Processing-in-Memory,” in 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 pp. C260-C261, Jun. 2017.

[21] Q. Xia, and J. Yang, “Memristive Crossbar Arrays for Brain-Inspired Computing,” Nature Materials, vol. 18, pp. 309-323, Apr. 2019.

[22] J. Yang, D. Strukov, and D. Stewart, “Memristive Devices for Computing,” Nature Nanotechnology, vol. 8, no. 13, pp. 13-24, Dec. 2012.

[23] M. Prezioso, F. Bayat, B. Hoskins, G. Adam, K. Likharev, and D. Strukov, “Training and Operation of an Integrated Neuromorphic Network Based on Metal-Oxide Memristors,” Nature, vol. 521, pp. 61-64, May 2015.

[24] S. Yu, “Neuro-Inspired Computing With Emerging Nonvolatile Memory,”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 106, no. 2, pp. 260-285, Feb. 2018.

[25] H. Wu, X. Wang, B. Gao, N. Deng, Z. Lu, B. Haukness, G. Bronner, and H. Qian,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for Futur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 105, no. 9, pp. 1770–1789, Sep. 2017.

[26] P. Huang, J. Kang, Y. Zhao, S. Chen, R. Han, Z. Zhou, Z. Chen, W. Ma, M. Li, L. Liu, and X. Liu, “Reconfigurable Nonvolatile Logic Operations in Resistance Switching Crossbar Array for Large-Scale Circuits,” Advanced Materials, vol. 28, no. 44, pp. 9758-9764, Nov. 2016.

[27] Y. Zhou, Y. Li, N. Duan, Z. Wang, K. Lu, M. Jin, L. Cheng, S. Hu, T. Chang, H. Sun, K. Xue, and X. Miao, “Boolean and Sequential Logic in a One-Memristor-One-Resistor (1M1R) Structure for In-Memory Computing,” 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 vol. 4, no. 9, pp. 1800229(1-9), Jun. 2018.

[28] H. Zhang, W. Kang, K. Cao, B. Wu, Y. Zhang, and W. Zhao, “Spintronic Processing Unit in Spin Transfer Torque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vol. 66, no. 4, pp. 2017 – 2022, Apr. 2019.

[29] H. Zhang, W. Kang, L. Wang, K. L. Wang, and W. Zhao, “Stateful Reconfigurable Logic via a Single-Voltage-Gated Spin Hall-Effect Driven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in a Spintronic Memory,”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vol. 64, no. 10, pp. 4295-4301, Oct. 2017.

[30] W. Kang, H. Wang, Z. Wang,Y. Zhang, and W. Zhao, “In-Memory Processing Paradigm for Bitwise Logic Operations in STT-MRAM,”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vol. 53, no. 11, pp. 1-4, Nov. 2017.

[31] Z. Jiang, S. Yin, J. Seo, and M. Seok, “XNOR-SRAM In-Bitcell Computing SRAM Macro based on Resistive Computing Mechanism,” in Proceedings of the on Great Lakes Symposium on VLSI, pp. 417-422, May 2019.

[32] H. Valavi, P. Ramadge, E. Nestler, and N. Verma, “A 64-Tile 2.4-Mb In-Memory-Computing CNN Accelerator Employing Charge-Domain Compute,”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54, no. 6, pp. 1789-1799, Jun. 2019.

[33] V. Seshadri, D. Lee, T. Mullins, H. Hassan, A. Boroumand, J. Kim, M. Kozuch, O. Mutlu, P. Gibbons, and T. Mowry, “Ambit: In-Memory Accelerator for Bulk Bitwise Operations Using Commodity Dram Technology,” in Proceedings of the 50th Annual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 pp. 273–287, Oct. 2017.

[34] S. Li, D. Niu, K. Malladi, H. Zheng, B. Brennan, and Y. Xie, “Drisa: A Dram-Based Reconfigurable in-Situ Accelerator,” in Proceedings of the 50th Annual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 pp. 288–301, Oct. 2017.

[35] A. Patil, H. Hua, S. Gonugondla, M. Kang, and N. Shanbhag, “An MRAM-based Deep In-Memory Architecture for Deep Neural Networks,” in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SCAS), pp. 1-5, May 2019.

[36] S. Li, C. Xu, Q. Zou, J. Zhao, Y. Lu, and Y. Xie, “Pinatubo: A Processing-in-Memory Architecture for Bulk Bitwise Operations in Emerging Non-Volatile Memories,” in ACM/EDAC/IEEE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DAC), pp. 1-6, Jun. 2016

[37] S. Angizi, Z. He, and D. Fan, “PIMA-Logic: A Novel Processing-in-Memory Architecture for Highly Flexible and Energy-Efficient Logic Comput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55th Annual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DAC), Jun. 2018.

[38] Z. Wang, Y. Su, Y. Li, Y. Zhou, T. Chu, K. Chang, T. Chang, T. Tsai, S. Sze, and X. Miao, “Functional Complete Boolean Logic in 1T1R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vol. 38, no. 2, pp. 179 – 182, Feb. 2017

[39] N. Wald, and S. Kvatinsky, “Design Methodology for Stateful Memristive Logic Gates,” in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cienc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CSEE), pp. 1-5, Nov. 2016.

[40] H. Zhang, W. Kang, B. Wu, P. Ouyang, E. Deng, Y. Zhang, and W. Zhao, “Spintronic Processing Unit Within Voltage-Gated Spin Hall Effect MRAMs,”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 vol. 18, pp. 473 – 483, May 2019.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2276期内容,欢迎关注。

★芯片“备胎”计划

★定增市场井喷!439亿重金砸入A股半导体

★日本芯片厂商Top 10榜单:期待第三个亮点

存储|射频|CMOS|设备|FPGA|晶圆|苹果|海思|半导体股价

相关问答

马云的达摩院有多少科技人才?

张京桥:达摩院决策智能实验室资深算法专家,拥有伦斯勒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亚马逊Device部门应用科研资深经理。杨程:达摩院决策智能实验室资深算法专家...

加拿大硕博留学海洋科学专业有哪些学校?申请方

[回答]海洋科学专业是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

如何系统地学习数据挖掘?

目前国内的数据挖掘人员工作领域大致可分为三类。1)数据分析师:在拥有行业数据的电商、金融、电信、咨询等行业里做业务咨询,商务智能,出分析报告。2)数据...讲...

aab等于什么?-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嫩黄灿灿硬生生硬撅撅硬邦邦慢吞吞慢腾腾慢悠悠AAB制就是,别人AA制,你舔个B脸去蹭饭Trojan/Win32.Murlo.aab如果是这个就危险了,木马病毒~亚洲商...

公司招聘招聘专员,面试说办理联通业务卡,花呗交了331,交了...

acm8分钟前提交了咨询2gty****mpgpk21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m44l****kt4zt51分钟...要办IC卡,还有对讲机,两个总共交了3人咨询过继续咨询没有想要的答案?立即问在....

诸位老师,有谁懂,绍兴市TPE塑料回收价格,TPE塑料回收什么...

[回答]TPE是以SEBS为基材。TPV通常是以PP(聚丙烯)/EPDM(三元乙丙橡胶)为基础的,也有TPV是以PP/EPDM,PE/EPDM,PP/NBR,PP/ACM,PS/SEBS为基材的,最常见的就是...

麻烦各位资深人士麻烦回复一下 天津宝坻幼儿园语言能力,语...

[回答]ACM比赛语言:可以使用的语言:C++、C、Java和Pascal。竞赛流程:1.参赛队伍最多由三名参赛队员组成。2.竞赛中一般命题10题左右,试题描述为英文,比赛...

请问谁知道 制砖厂选用科力达污泥干化设备怎么样?大家推荐一下

[回答]低温干化设备特点:▲无臭气排放无需除臭整套设备系统采用密闭式设计,无臭气外溢,无需二次增加成本安装昂贵的除臭系统、水雾除尘系统,可直接安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