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1857功放 一家之言:Me Geithain RL901 K大型书架箱

小编 2024-11-23 项目合作 23 0

一家之言:Me Geithain RL901 K大型书架箱

来自“你”的温柔

——聆听德国Me Geithain RL901 K大型书架箱

作者:唐一骢

在音响器材的大家庭中,有小家碧玉、娇羞动人的日本器材;也有阳光热情、奔放大气的美国器材;有恬静安逸、幽香扑鼻的北欧器材;也有华丽的似乎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大利器材;更有端庄优雅,风度翩翩的英国器材;真可谓是一派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景象。而唯有德国器材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丝冷静、理性和纯粹,与众器材形成鲜明的对比,仿若一朵白百合傲然孤立于一片嫣红姹紫之中,万分庄重素雅。然而,现实却是变幻莫测的,这一印象在我听过了本文的主角Me Geithain RL901 K大型书架箱(以下简称为“RL901 K”)之后就被彻彻底底地改变了,原来德国音箱也可以如此娇艳可人!

有多娇艳可人呢?请允许我为大家娓娓道来!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瞧一瞧驱动RL901 K的系统吧。

音源:瑞士Merging NADAC 解码器(8声道版,在当前系统中仅调用了其中的两个声道进行输出。数字源则是一部Apple 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通过一根原厂随机附赠的网线与解码器相连);

前级:瑞士Merging NADAC 解码器内置的音量衰减控制器(最后通过两根平衡线缆连接至RL901 K“肚子”中的后级);

连接好器材,开声!说实话,就在RL901 K发出声响的那一瞬间,我承认我被震住了。相比于以往我所接触到的德国音箱,RL901 K似乎并未表露出诸如中性、直白、冷静等等这些传统德国音箱所应该具备的声音表现;更多地则是向浑润、饱满等等方向靠拢;同时也多了一分富丽堂皇,少了几分平铺直叙。不过我想强调的是,浑润、饱满、华丽等等这些特点仅仅是一层外表艳丽的面纱,在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背后似乎还别有一番洞天呢!那么隐藏在背后的究竟是什么呢?

她就是声音的分量感,而这种分量感其实是通过声体的密度和厚度这两项指标间接体现出来的。令人欣喜的是,RL901 K在这两项指标上的表现可圈可点;那种扎实而稳重的密度以及蓬松而浑润的厚度,即使你刻意不去感受她们,往往也会在不经意之间被她们那华美的舞姿所折服。同时,良好的密度以及出色的厚度也为RL901 K的声音表现额外带来了一分不可多得的垂坠感,并与上文中所提到的分量感相辅相成。

既然提到垂坠感,这里有必要略微花点篇幅展开说一说。进一步细听你会发现,RL901 K的这种垂坠感似乎还有点特别之处,那就是整个声体在下垂到一定程度就中道而止了,并未再做过多地展开,就好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从下面将其托起来并牢牢攥紧了;反应在听感上便是下盘很凝聚。不过,不管RL901 K的下盘再怎样凝聚,其内部还是存在有许许多多可闻的缝隙;托这些缝隙的福气,RL901 K的下盘在保持着凝聚而致密的同时,字里行间还有一股强烈的空气感由内而外散发出来;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块多孔海绵,用手轻轻一捏,便会有些许空气从孔中冒出。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声音特点之外,RL901 K在对能量的刻画的方式上也值得细品一番。不过,这部分内容可能理解起来会稍微有些抽象,所以我尽量用更多的比喻将其讲清楚说明白。在我听过的所有音箱中,大部分音箱的能量刻画方式是将整个能量“描述”成一个片面,然后在这个片面上进一步深入展开交代。而RL901 K则“大胆”地将能量塑造成一个“球体”,在“球体”的内外两侧分别存在有两股“力量”。一股是位于“球体”表面的“外力”,她会由外向内冲击和挤压整个“球体”,使能量向“球体”的中心迅速聚集。同时,在“球体”的内部还存在有另外一股“力量”,我就将其看作是“内力”;她会由“球体”中心的某一点向四周扩散,并带动“球体”内部的能量向外膨胀。当“内力”到达“球体”边缘想要“破壳而出”的时候,“外力”则会将“内力”死死顶住,以阻止她的“不良”企图,此时两股“力量”会发生剧烈碰撞、摩擦,谁都不会服输,谁也不会让步;最终导致整个“球体”内部的能量剧烈地翻滚着,就好像是一座随时要喷发的火山。反应在听感上就是RL901 K的全频都存在有一股“涌动感”,并且是无时无刻,永不间断地“涌动”着;这其中要数中频能量的涌动最为活跃、激烈,这主要是因为RL901 K在中频积聚的能量是最为庞大的。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回归音乐作品本身,用几部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再来深入了解一下RL901 K吧。首先是一部大编制作品,由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 1857-1934)创作的威风堂堂进行曲。在RL901 K的演绎下的各种乐器非常生动,铜管乐器金碧辉煌;木管乐器温润浑厚;弦乐器则很玲珑剔透。更棒的是,弦乐器的弓弦与空气摩擦时发出的那种面面的感觉,还有琴腔共振所发出的那些饱满而圆润的细节全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RL901 K对章力的刻画以及对力度的刻画也大放光彩,这主要得感谢RL901 K的明暗对比和强弱对比把握的非常到位。此外,之前我提到的“涌动感”(这里主要是涉及中低频段的能量涌动)和“垂坠感”也在暗中推波助澜。除了这些精彩的表现,RL901 K的低频下潜也足够深沉,背景也足够漆黑,再加上速度不紧不慢;最终,RL901 K下的大编制表现可谓是赴汤蹈火、大气磅礴,颇有大江大河一览无余的气魄。而RL901 K搭载的那枚15.6英寸的大口径碳纤维悬边中低音单元此时也来了个锦上添花,不但为RL901 K的声体增添一分宽松自然,减少了一分粗野狂放;同时也将RL901 K那磅礴的椭圆形声场完美地勾勒了出来,深邃、宽大而立体。

大编制作品似乎听得意犹未尽,而接下来的一曲美国歌手Emily Bindiger献唱的Everytime you kissed me却又带来了另外一种感受。当人声响起的时候,我就被彻底的陶醉了!仔细听,口型略偏大,定位也并不是很靠前,却也不靠后。而结象听上去却似乎有些特别,乍一听,RL901 K的结象表现给我的第一印象似乎并不是那种异常清脆细腻,更多的则是圆润、饱满、致密。深入听下去,纹理细节很丰富,只是字里行间有一丝“融化”和“渗入”的感觉;就好像是这些纹理正在缓慢地融化,然后慢慢渗入声体内部,最终融为一体,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听着非常舒服。而在结象大放光彩的同时,似乎还有“人”也在跃跃欲试,此“人”就是“涌动感”;得益于涌动感的加入,RL901 K的人声变得更加浮凸,也更加立体,同时也多了一分磁性和一分感染力。此时,歌手的声线也被衬托的更加灵动幼细,更加妩媚;只是这种幼细腻和妩媚似乎因为某种原因而并没有让你感到有丝毫的做作,久听也并未感觉很腻。但是,RL901 K总会将埋藏在作品最深处的那份最纯粹、最质朴,也是最真切的情感原汁原味地、毫无保留地呈现给你,而且是直达心坎,使你一听便很陶醉。这是为何?难道我忽略什么东西

嗯,没错!我的确是忽略了一些精华,那就是RL901 K的声底、音色以及质感。RL901 K的音色纯度极高,但并不是那种汁水横流的类型;就好像是一枚火龙果,果肉很丰富,但里面含有的汁水较少。同时还略微带有一丝粘稠感,听上去非常油滑醇润。细细品味,RL901 K的音色里弥漫着一股厚厚的松香味,非常的浓醇;而下面的声底却保持着清澈而纯净的基调。两者相互映衬,最后就得到一种质朴之中透出点点滴滴醇香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RL901 K下的乐器会那样的生动,人声会那样的纯粹。除了声底和音色上的精雕细琢,RL901 K的质感刻画也是入木三分,其表面听上去光滑平整,仿若一汪平静的湖水;细听,里面却“隐藏”着密密麻麻,不规则排列着的细小纹理,非常精致细腻,别有一番滋味。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要到了要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要多啰嗦几句,请别嫌我多嘴,因为还有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需要来个查漏补缺。首先要说的是,由于RL901 K是一款有源书架箱,所以为其组建的系统自然就可以相对精简一些(例如我搭建的这套);而这也就意味着,想要让RL901 K发出一个相对理想的声音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上青天的事情。为何这么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你仔细想想,如果系统越简洁,那么需要我们注意的环节就越少吧?相应的,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肯定也就越少喽!所以啊,一切自然就变得容易多了,毕竟少一个香炉少一个鬼呢。再者,RL901 K对前端器材的包容性也是相对比较宽松的;换而言之,就算我们大幅度改变整个系统中的器材搭配,甚至是较为随意地更换构成整个系统的任何一件器材,此时位于系统末端的RL901 K所发出的声音似乎也并不会有太过于离谱的变化;所以啊,我们将RL901 K归为较易于搭配器材的范畴应该不为过吧?

但是,这些并不等于RL901 K对前端器材就没有丝毫要求,那么到底有何要求呢?首先,确保你的音源能够提供充足的信息量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RL901 K似乎并不适合搭配个性过于“倔强”或着风格较为古怪的前端器材,往往是两强相争,两败俱伤!毕竟她还没有达到“海纳百川”的境界。除了对器材搭配有一定要求,RL901 K对我们的听音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门槛”。第一,摆放RL901 K的房间不宜过小,但也不宜过大;听音距离不宜过近,但也不易过远;如果房间太小,听音距离太近,可能会使声音出现能量堆积的情况;而房间过大,听音距离过远,RL901 K又会把控不住,可能导致声音不够扎实。所以我个人建议大家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30到50平米的房间即可;至于听音距离,则需要将我们与音箱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米到4米之间就OK啦!同时,两支音箱之间的距离也建议拉开一些,且音箱的投射角度也可以稍微内扣一点。第二,由于RL901 K对周围的听音环境较为敏感,所以除非你有条件有能力将你的听音环境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专业声学处理,否则切勿胡乱使用任何声学调音道具,结果多半是弄巧成拙,自找麻烦!说白了就是,如果你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你所做的一切声学处理足够严谨足够稳妥,那就宁可什么也别动。

最后的最后,有兴趣的发烧友可以仔细研究一下RL901 K的背后,因为那里是这款音箱发出好声音的秘密所在。估计有的发烧友已经猜到我要说什么了,对!就是那个功放板啊,这里我就简短说几句吧。RL901 K的功放板采用了一个冰箱门设计,你只需松开上面的几颗螺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拉开了;简直就像打开了一个冰箱,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设计。而里面的一切也是非常惊艳的,首先整个功放板的电路都是Me Geithain自行设计的,处处体现出德国人严谨的作风。同时,整个功放板上使用了大量分立式元件,可谓非常奢华考究;而在一些重要的部位居然还使用了非常发烧的搭棚式设计。这一切都不难看出,Me Geithain在RL901 K身上似乎是煞费苦心,真是可敬可佩啊。

总之,RL901 K是一款非常棒的音箱,但一部好音箱往往也是非常需要煲炼的,所以恳请各位未来的“主人”多给她一些时间。我想,RL901 K一定会以最为饱满的状态来回报我们漫长的等待,而我们也必将从中得到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因为有“你”才会更温柔,请让这份娇艳如花的温柔在明天“绽放”。

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来源和作者,本站转载内容均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遗漏请联系本站及时处理!

分享达人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关注“HIFI秀”微信

那些年迷死我们的复古唱片机

从电唱机、卡带机、随身听、CD机、MP3、MP4等音乐设备,那些产品风靡一时的年代,可是许多产品如今都成了过眼云烟,而复古式留声机却依然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令人不得不折服于留声机长久的生命力。如今,热心的人们还试图利用最新技术,为留声机涂上新锐色彩。回忆历史中的留声机,尽管那时的老唱片时间很短,5分钟就要换面,但对于很多没有机会到歌剧院的大众而言,这绝好是个好产品。歌唱家塔芒戈的一张唱片中,尽管只有一首选自威尔蒂歌剧《奥泰罗》的咏叹调,仅仅68秒长,还包括开始时25秒的钢琴引子,但唱片卖到1英镑一张。 有一个数字见证了唱片的红火。1914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城图书馆开设了世界上最早的唱片图书馆。开馆伊始,只有当地妇女俱乐部寄赠的25张唱片,到了1919年,图书馆所收藏的唱片已近600张,借出次数达3505次,这是一个奇迹。

要知道人们对于音乐的执着永远都是一种促进消费的好想法。

  二战后,工业的繁荣使人们更加渴望精神生活的富足,唱片成为西方文化生活的主流消费品。音乐家、唱片公司和热情的铁杆古典音乐听众,推动了唱片工业的发展。在1964年飞利浦公司推出盒式磁带之前,黑胶唱片的销量达到历史的鼎盛时期。

  1979年,当Walkman 随身听开始流行时,全球黑胶唱片的销售额下降到21亿美元,而盒式磁带增长到10亿美元。在1982年,数字激光唱片推出时,黑胶唱片已经彻底地供过于求了。1988年,CD的销量首次超过了黑胶唱片。1990年,三大男高音的罗马演唱会录音,成为传说中的最后一张古典音乐黑胶唱片。

  时至今日,留声机的情怀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如今,一台机身上印有“美国1904”字样的“老爷机”在古玩市场上价值可达数万元,却仍不乏追捧者。在我国上海、广州、香港等地,都有售卖老式留声机的古董店,甚至有多家厂商生产新式留声机以供怀旧、黑胶发烧或满足浪漫情调所用,但售价确实不菲。

关于留声机的发明,1877年11月29日,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首次展示他发明的世界首台留声机。留声机录音试验时,爱迪生唱了儿歌《玛莉的山羊》,因此这首歌曲成为第一段被人造录音设备记录的歌曲。

伟大的发明家的历史故事

爱迪生在这个研究所里的第一项发明是研制了炭精送话器。电话是贝尔在1875年发明的。然而,贝尔的电话有个致命的弱点:灵敏度差,通话的双方都必须大喊大叫,相当费劲。因此,贝尔的电话有没有前途,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爱迪生组织专家进行反复研究,结果发现用炭精代替硫酸和炭杆,效果要好得多。于是就发明了炭精送话器。

一天,爱迪生在调试炭精送话器时,因为右边耳朵听力不好,就用一根钢针代替右耳,来检验传话膜片的震动。当他用钢针触动膜片时,随着讲话声调的高低,送话器发出了有规律的颤音。

爱迪生灵机一动,想到:“如果反过来,使短针颤动,能不能复原出声音来呢?”这个念头,让爱迪生激动不已。他仿佛偶然间发现了一条通向一片新天地的小道。要知道,在当时,声音储存技术是一个无人敢问津的新领域。

于是,爱迪生像着了魔似的,废寝忘食地开展研究工作。他知道:成功等于99份的血汗加上1份灵感。没有付出艰辛的劳动,再好的点子、再好的设想,都是没有意义的。

经过4天4夜的苦战,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爱迪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在笔记中写道:“我用一块带针的膜片,针尖对准急速旋转的蜡纸,声音的振动就非常清楚地刻在蜡纸上了。试验证明:要把人的声音完整地储存起来,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再放出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至此,爱迪生的心里有数了,“会说话的机器”即将诞生了。

1877年8月15日,爱迪生将画好的一张机械设计图交给了助手克瑞西。克瑞西按照爱迪生的设计图纸,制造出了一台由大圆筒、曲柄、两根金属小管和模板组成的机器。他怎么也不相信,这么个怪东西会说话。

爱迪生取出一张锡箔,将它包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摇动曲柄,对着圆筒前的小管子,声情并茂地唱起了一首儿歌:

“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的一身毛,不管玛丽往哪儿去,它总是跟在后头。”

唱完后,爱迪生把圆筒转回原处,换上另一根小管子,慢悠悠地摇起了曲柄。这时,大家都屏住气,屋里静悄悄的。果然,过一会儿,这台怪机器唱了起来:

“玛丽有只小羊羔……”

声音虽然小,而且有点含糊,并不动听,但爱迪生、克瑞丽和其他人高兴万分,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歌。

他成功了,这是一个未来将影响全世界的伟大发明。

留声机的发展

一、限量版留声机

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限量版留声机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军团派出了69名成员,比第一次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人数多得多,当时的气氛相当热烈。天津中原百货公司为了对这次奥运会的大力支持,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合作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奥运五环留声机,此版本留声机数量极少 。由于这是中国第一次参与并发行奥运会纪念品,因此其历史文化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天津中原百货公司为此事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与努力,为中国参与奥运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奥运的多年向往,并且一直在努力,为了融入奥运,跨出国门实现了中国人的奥运梦想。

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这就是奥运精神。可你看看图1中的会徽,这代表着什么意思呢?他代表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开始,硝烟弥漫的战火在全球就要燃烧起来了。五环代表着全世界各族人民,而希特勒要让全世界各族人民在他鹰爪的掌控之下,至使1940和1944年两届奥运会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迫取销。

1936年的奥运会址选择柏林是一个历史的错误,纳粹德国借奥运粉饰和平,蒙蔽世界。其会徽充满了霸权,奥运五环上矗立着一只象征阶级的鹰,勃兰登堡之门是柏林的象征。鹰爪下的五环和圣火以及誓言都是柏林奥运强权的符合。

留声机的锁扣内部打有钢印(中原出),这个版本留声机是天津中原百货公司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签约定制的,国外至今还没有看见这个版本的留声机。并且这台留声机得到了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国际留声机协会总裁蒂姆-麦考密克的认可,他称对这台独特的留声机非常感兴趣,这是一起罕见的发现,他们要把这独特的发现,还有他的历史性以及他的稀有性发表于书刊杂志,要让我们的读者共同来阅读并享受这些快乐。这个协会是国际留声机权威部门,他们出版了很多关于留声机的书籍,详细记载了每个年代的留声机以及型号和他们的特点,如果说他们都没有看见过,这足以显示他的稀有度。

锁扣外面有哥伦比亚公司的商标,下面还印有天津(TT)英文缩写,在以前天津的英文名是TIENTSIN,与新式英语的TIANJIN读法不是一样的。

由于天津中原公司有着足够的资本和实力,香港和上海以及国外的厂商都乐于向中原公司赊销商品,这使得中原公司在资金和商品的运转上更为灵活,加之经营者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于是搞起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中原公司在天津商业史上创造了大规模减价销售,还在三个商场联合促销,发派礼券,活动之时人满为患甚至挤破柜台。此外中原公司还利用媒体优势大造声势,在当时全国的强势媒体连续刊登广告,赢得了华北乃至全国的客源。天津、北平的三个商场雄据华北,中原公司成为当时华北商界商界的霸主。

今天这台奥运五环留声机不仅代表着当年中原公司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人参加奥运会的那段激情,而且一直延续下去,不断发展,继续攀登高峰,这就是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二、最早的柜式留声机

1904年是慈禧太后的70大寿,很多官员想尽一切办法来张罗礼品,其中有一款柜式留声机深得慈禧的赏识,那就是美国维克多(victrola)公司生产的全球最早的柜式留声机(样品机)。

维克多是全球最大的留声机制造商,从1901年注册商标起到1929年底被RCA收购止,在这29年之中,设计和制造了280多种型号留声机,产量达上千万台。可谓是盛况空前,无人敢比,在这期间他对留声机的设计和制造在整个行业里影响极大,是前进中的领头羊。

维克多早期生产的留声机主要是小喇叭和大喇叭为主,但是后来客户在使用工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原因之一是卫生问题,喇叭上面很容易沉积灰尘,影响美观;其二是摆在家里就是个光秃秃的机器,和家庭摆设不能融洽在一起,这些建议给维克多以后生产柜式落地留声机(以下简称为柜机)奠定了基础。

柜式留声机的设计草图早在1903年就已经开始了,1904年维克多设计并且试制了一批数量非常稀少的柜机样品,但是很多人没有见过,包括美国的留声机专家,因为在1906年批量推出很多经过改进或者更高档次的留声机,这批样品机就淘汰了,直到消失。并且这台柜式留声机有幸成为慈禧太后1904年70大寿的礼物,也正因为如此,这台全球最早的柜式留声机才能够保存下来。此机属维克多没有记载在案的第一代柜式留声机样品,后来的柜式留声机都建立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出现了后期的一个又一个型号,这就是维克多柜式留声机的鼻祖,现在这台柜式留声机已经成为维克多最稀有机器,目前也是全球仅有的一台,属孤品,可谓开创了一个时代。

柜式留声机的优点包括:增加了机器的优雅漂亮的柜体,柜体前面两侧有着优美的曲线,还有精美的雕刻,顶上盖子保护娇嫩的唱头和唱臂,格层存储唱片,以及放针及配件的空间,清理灰尘比喇叭留声机更容易。

柜体上面装有锁,显然,如果门被锁定,儿童是不能来操作昂贵的留声机,可见当时柜式留声机是非常贵重的,到后来生产的留声机有些在门上面也安装了锁。

1904年对于维克多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一年,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重大转折点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两起重大的火灾,而这台柜式留声机就是在这两场大火之间推出市场。4月24日一场大火烧毁了维克多四层红砖工厂,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能力(设备)来生产柜机的主要部件,如柜体是费城普利家具公司代为制作(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1907年,机芯向瑞士订购的顶级大机芯,唱臂就是哥伦比亚公司的杰作,说到这里,维克多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一些机器上使用这个唱臂就不难理解了,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专利可讲了,市场是一片混乱。

在维克多的日志里只是简单地记载了首批尚未推出市场的那批柜式机器?由于数量极其稀少,至今很多人没有见过,包括美国的留声机专家,因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台在1904年来到了中国,而且沉睡了一百多年。随后更为严重的一场大火发生在1904年这一年的秋季,把维克多的工厂夷为平地,这台留声机的资料也随之化为灰尽,在随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维克多要重新建造他们的工厂,直到1906年5月份推出气动动力AUXETOPHONE柜式留声机,8月9日推出了第一款家用VV-XVI柜机。

本机柜子格层是用来放唱片的,半圆开口的目的就是方便拿放唱片,那么开口多大好呢?本机开口很小,并不方便拿放唱片,其实很不科学,由于是最初的设计,经验不足(对于当时来说已经非常先进了),至使1906年后生产的柜机都进行改进,格层都是大开口半圆,1906年后从来没见过一款留声机的格层是小开口的,这是一个时代的特征。

大家知道瑞士钟表文明于天下,当然制造留声机的机芯更不在话下。机芯是柜机的动力心脏,如何搭配就至关重要了。当年一把大火烧毁了维克多的工厂,为这台柜机订购瑞士机芯,这也符合常理,当然这也是明智的。虽然经过上百年的使用,机芯仍然完好如初,运转极为平稳,噪音非常小。近距离观看齿轮磨损极小,不像其他的机芯使用几十年后摇摇晃晃,这些足以显示瑞士高超的技术和优良的材质。可见维克多当年在选择机芯上做了周密的考虑。

这台机芯是采用瑞士THORENS顶级双发条大机芯,一次摇满可播放4面唱片。THORENS在1883年就开始制造音乐盒,由于起步早,生产的机芯都十分精良,并成为全球很多留声机生产商购买THORENS总机或者机芯及配件来组装留机。在这段时间内留声机的市场是稳定的,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夕,特别是维克多、爱迪生和哥伦比亚公司的一些专利到期,就是说别的公司可以在不用交昂贵的专利费就可以生产他们格式的留声机,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很多留声机厂家,以前是做家具、钢琴的这个时候纷纷上马制造留声机。

特别是美国,从1916年到1923年就出现了263家留声机厂家,这其中还不包括维克多、爱迪生和哥伦比亚公司。留声机迅速进入价格竞争时代,如此之多的留声机一下子推出市场,市场也随之饱和,这样就形成了价格竞争,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生产过剩和经济大萧条使得留声机市场雪上加霜,很多公司被迫停产和倒闭。就连维克多公司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机器卖不出去,也只能降价销售,随后维克多公司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高档机器来吸引高端客户,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THORENS不得不推出低成本的机芯,来弥补低端市场的需求,这也是我们后来看见大量瑞士生产的或者是国内组装的箱式留声机。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国很多洋行把瑞士留声机的机芯及配件购回以后,在国内制作木箱并且油漆,组装后推向市场,这也是国内当时的一道风景线。

这台留声机摇把插孔的位置,经过上百年的使用已经锈迹斑斑,留下了历史的痕迹。由于这台留声机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出现产物,从它身上体现出了一些不符合常理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恰恰体现出维克多是在那样的艰苦的环境下推出了全球最早的柜式留声机,从这些方面来看本机已经相当珍贵了。

脚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原来有四个金属轮子,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大跃进大炼钢铁的时候投进炉子里,在牺牲自己的同时也做出了小小的贡献。

1903年到1908年初梁诚以大清国三品卿的资格出使美国、秘鲁、古巴等国,为了大清国奔波于多个国家。梁诚广州市人,早年受过西方文化的教育,并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喜欢留声机。在美国期间,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的大事,1904年维克多推出了第一批柜式留声机的样品,由于不是商品机,美国也只有一些政府高层官员才有机会使用这样高档留声机,当年美国官员把这台留声机送给梁诚,梁诚又把这台留声机送给老佛爷慈禧太后,作为慈禧太后的70大寿的礼物。

据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说:“慈禧比我强多了,我只是一个既不伟大,也不渺小的人。”1904年,曾经视洋人如猛兽的慈禧太后迷上了西方的马戏、华尔兹舞和照相。这段时间,宫女们经常听到,有悠扬的华尔兹舞曲从慈禧的寝宫里传来,那是她那台巨大的外国留声机发出的声音。有一次,慈禧太后在午餐时,还特别要求德龄、容龄两位公主跳华尔兹舞,她乜斜着眼睛,定神地观看。等她们跳完,慈禧高兴地说,这是很美丽的舞蹈。你们这样反复地转圆圈,难道不感到头晕目眩?

据《德龄公主回忆录》记载,慈禧太后对着我们说“你们在我吃饭的时候跳舞吧!”我们把整个的曲谱都翻完了,才找到一支华尔兹,那是合适我们的音乐,而其他的大多是些中国小曲。

三、军用留声机

这台留声机是中国最早生产的留声机,抗日战争时期,柳州机械厂飞机维修处为飞虎队打造的一款军用留声机。

为了出行方便,还特意设计成便携式,方便放入行李箱,在留声机的手提的帆布带上,还尽显历史的沧桑。

留声机的铁箱子采用最为传统的结构,交角和铆钉铆合。

特别是唱臂也是用钢板弯曲焊接制作成圆形。

唱盘也是用钢板剪出来简单加工而成的,这些结构都是非常原始简单。当年飞虎队在离开柳州的时候与这些民工合影留念,赠送物品,他们不忘父辈们嘱托把这台留声机保存下来,也见证了一段历史。同时这台留声机对于研究飞虎队在柳州期间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依据。

四、现代留声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版的留声机市场也应运而生,在国内有留声机的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这种高档的留声机主要置设在别墅、西餐厅、会所、酒店等高消费场所。

国内知名的留声机厂家以前均以出口为主,2008年开始逐渐转为内外销结合的生产企业,中国的老百姓也开始消费这类奢侈品。

现代的改良留声机

主要功能:电唱机+DVD+5.1功放+数字收音机+外接音频、视频

兼容碟片  DVD、VCD、SVCD、CD、MP3、MP4、JPEG、PICTVRE-CD等。

多种音频解码  杜比AC-3、MPEG、PCM、HDCD等。

多种视频输出  复合视频、S端子、色差等。

贵重原木构造出古朴高雅的机壳,镀金立柱和精心设计的花饰点缀出富丽堂煌的气质,集DVD、VCD、收音机、电唱机、5.1功放、外接音频输入于一身,是现代科技与古典造型的融合体。独特而又高贵的设计,是一种彰显个性,品味成功与生活的释怀,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感觉。

随着留声机从贵族到中产阶层的快速普及,早期留声机在设计上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外露的喇叭容易沉积灰尘,影响美观;以及留声机的形态和家居摆设不协调。这些来自消费者的反馈,为维克多生产柜式留声机奠定了基础。

1857年法国发明家斯科特(Scott)发明了的声波振记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是留声机的鼻祖。

1877年,爱迪生制造出人类史上第一部留声机,开始储存媒体的领域。

1879年留声机首度引进日本,1899年第一家唱片公司三光堂成立。

1910年,日米蓄音器制造株式会社增资并改组为株式会社日本蓄音器商会(以下简称“日蓄”)。日蓄成立后,除生产唱片外,留声机方面也开始量产,并与欧美等进口货相互竞争。随后,新兴的唱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

二战结束后,工业的繁荣使人们更加渴望精神领域的富足,留声机成为中西方贵族文化生活中难以割舍的消费品,音乐家、唱片公司和热情的“粉丝”听众,推动了留声机工业的发展。不过当时由于昂贵的价格,还是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到了1963年,荷兰生产音频盒式磁带,留声机和老式唱片的黄金年代渐渐流逝。

但年华未老,留声机风韵犹存。留声机的诞生与演变,是人类记录声音的历史缩影。但时至今日,留声机一个转身,完成使命的留声机走进博物馆,为人们回忆那些萦绕耳畔的声音。

记录美妙声音的机器历程

美国科学家曾成功地将1878年锡箔上记录的声音传输到计算机上。这段录音是用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录制的。虽然声音嘈杂,只持续78秒,但这是现代人能听到的最古老的可播放录音,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录制的音乐表演。

音,顾名思义,记录过程被记录在介质上。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记录手段已经从机械记录、电声记录、磁带记录到数码光学记录等等。

圆筒留声机时代

最早的录音仪器是1857年法国科学家斯科特发明的声学振动计。它是利用声波产生的震动记录声波“图像”的仪器。声振动记录仪虽然不能显示声音本身,但它使人类首次实现了声音信号的转换,也为真正的录音设备留声机的发明吹响了号角。

1877年,美国发明家兼商人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留声机。这台“会说话的机器”轰动了世界,正式开启了人类录音的历史。爱迪生在一个有螺旋槽的金属圆筒上轧了一片锡箔。一根短针的一端与箔片摩擦,另一端与接收器相连。当曲柄摇动金属筒旋转时,短针被起伏的声音振动,在锡箔上刻有不同的凹槽。当短针沿凹槽反复振动时,会发出原声。

这台机器被称为“19世纪的奇迹”,爱迪生因此而出名。然而,新诞生的留声机录音时间短,声音低沉,声音模糊。爱迪生继续推动研究,终于研制出第二代留声机。在第二代留声机的麦克风上,爱迪生加了一个喇叭形的音管作为扬声器;然后他用蜡筒代替锡箔纸,这样蜡筒就可以重复使用;同时,表壳内还安装了一个驱动结构,只要每一个绕组都收紧,就可以自动录音和播放时间。圆筒留声机经过改进,声音清晰逼真,也开始进入商业应用阶段。

然而,早期的圆筒留声机录音流传很少,主要原因是它一直未能解决临摹和临摹的技术难题。那时候,如果你想录制一个乐队演奏的音乐,即使你同时使用10个扩音器留声机,乐队耐心地演奏同一首曲子20次,也只能得到200个圆筒拷贝。由于制作成本高,难以推广。

唱片留声机时代

1891年,德国工程师伯利纳成功地开发出一种以镀金铜模为母盘,虫胶为铸造复制原材料的唱片复制方法,正式拉开了以留声机取代圆筒留声机的序幕。留声机仍由人工绕线供电。它也是基于针穿过唱片凹槽发出声音的原理。只是原来的气缸旋转被圆盘旋转所取代。唱片诞生之初,由于其复制简单,可以批量生产,因此留声机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然而,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录音的速度非常快,达到78转每分钟,这直接导致每边录音不到3分钟。因此,整个20世纪早期的美国流行音乐都很短。78家唱片公司几十年来一直主导着唱片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虫胶的主要来源地印度被封锁。当时唱片公司要求买家交上一定数量的旧唱片,以换取新唱片。这一政策导致78r唱片上许多珍贵唱片的消失。

1948年,二战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总工程师格德马克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唱片。马克使用钻石作为触控笔和乙烯基塑料作为录音材料,将录制速度降低到33.3rpm,并增加了凹槽密度,这样一张12英寸的唱片可以在每一面播放20分钟以上的音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紧凑记录”,也称为“长记录”。光碟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流行音乐市场的繁荣,使留声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辉煌时期。

在留声机普及的时代,录音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以前,音乐是以纯“声学”或“机械”形式录制的,这就迫使音乐家在录制音乐时痛苦地挤在录音室的扩音器里,录制的音效很差。随着广播和无线电报技术的进步,电声录音技术正在兴起。1924年,贝尔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电声记录实验,人类记录的历史开启了电气化时代。电声记录是将声波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这些电信号记录下来。

电声录音有两个优点:第一,电声录音可以更真实地记录和还原声音。特别是1945年Decca公司宽带技术推广应用后,录音频率上限达到14000Hz,接近人耳极限,极大地提高了录制效果,尤其是弦乐的音色更加细腻逼真;其次,电声录音诞生了对传声器等扩声设备和传声器依靠电容对板厚的敏感响应来达到扩声效果。麦克风的出现可以让音乐家在更轻松的环境中自由演奏。可以说,电声录音的出现是留声机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

磁带录音机时代

其实早在20世纪初,丹麦科学家鲍尔森便发现了磁化的钢丝可以储存声音信号,但钢丝笨重不便,影响了这种录音方式的普及。到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福劳耶玛将磁性铁粉涂在纸带和塑料带上,这才有了现代磁带的雏形。

磁带是一种载有磁层的带状材料,通常是在塑料薄膜带基上涂覆一层颗粒状磁性材料或蒸发沉积上一层磁性氧化物而成。磁带录音的原理也是始于电声录音机理,首先通过传感器把声音振动的能量转化为强弱跟随声音变化的电信号,然后录音磁头按照强弱变化的电信号,改变其线圈特性,磁化磁带上的磁性物质,并且根据电信号的不同,磁化后的物质特性也不同,从而记录了声音信号。二战期间,德国广播电台已经开始大量运用磁带录音机,但此时的磁带还仅用于记录和播放军事将领的讲话。

战后,经过美国人改良,磁带录音才开始和音乐接轨。磁带相对于唱片来说拥有很多优点:首先,磁带的录音时间更加不受局限;其次,磁带录音易于编辑,不需要的片段可以很容易地被剪去,这种后期编辑修改技术的发展对录音技术和演奏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后,磁带录音带来了同步录制多个轨道的可能,即可以通过多组麦克风录制的声音可以分别被存储在不同的独立轨道中,录音完成后再被混合起来,而这种多轨录制方式最直接的产物就是立体声录音和多声道录音。

然而,磁带的寿命要比留声机唱片差许多,一般的磁带在储存10年左右后,其内部的磁信号便会明显弱化,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唱片至今仍有存世,且音质保持良好,二者差距明显。单单的寿命优势并没有影响磁带撼动密纹唱片的录音统治地位。

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研制出盒式磁带录音机,由于盒式磁带具有轻便、耐用、互换性强等优点,产品一上市,便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盒式磁带已经作为一种廉价方便的音乐载体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磁带是一种具有磁性层的带状材料,通常是在塑料薄膜磁带基片上涂一层颗粒状磁性材料或蒸发沉积一层磁性氧化物制成。磁带记录的原理也从电声记录的机理开始。首先,通过传感器将声振动的能量转化为随声强变化的电信号。然后,录音头根据电信号改变其线圈特性,对磁带上的磁性材料进行磁化,并根据不同的电信号,磁化后的材料特性不同,从而记录声音信号的编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广播电台开始使用录音机,但录音带只用于记录和播放军事将领的讲话。战后,随着美国人的进步,录音开始与音乐融为一体。与记录相比,磁带有许多优点:首先,磁带的记录时间更不受限制;其次,磁带记录易于编辑,不必要的片段可以很容易地被剪掉。这种后期编辑和修改技术的发展对录音技术和表演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磁带录音带来了同时录制多个曲目的可能性,即:,同时录制多个音轨可通过多组麦克风录制的声音可以存储在不同的独立音轨中,然后在录制后进行混合。

这种多声道录音方法最直接的产物是立体声录音和多声道录音。然而,磁带的寿命比留声机唱片的寿命要差得多。磁带在存放10年左右后,磁信号会明显减弱。但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唱片仍然存在,音质依然很好。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光是长寿的优势并不影响光盘刻录的主导地位。

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研制出盒式磁带录音机。由于盒式磁带具有便携、耐用、互换性强等优点,产品一上市就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盒式磁带作为一种廉价、方便的音乐载体在全世界广受欢迎。

光盘CD机时代

飞利浦光盘在1979年诞生之后,在全世界第一个高密度光盘存储系统中展示了飞利浦光盘的普及。高密度光盘是一种不同于磁性载体的光存储介质。它通过盘中螺旋状的小坑圈记录信息。

CD的记录原理是:首先将外部声音信号压缩处理成脉冲信号,控制激光束,使激光束按照脉冲信号的规律发射。当光学系统被收集并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原盘上后,原盘在主轴电机的驱动下运动,激光束在光盘的信息轨迹上形成一系列凹坑。这些坑的长度和间隔与控制脉冲相对应,也就是说,它们包含要记录的声音信息。在播放光盘信息时,它是在激光头的照射下,通过探测光盘凹坑的反射光束来提取信息。

在CD刻录中引入数字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信号和噪声的干扰,存储的音频信息干净、不失真。可以说,CD的出现引发了音乐产业的一场技术革命。它卓越的音质和耐磨性标志着数字音乐时代的开始。

上世纪80年代,CD、MD、DVD等数字载体的不断升级,不仅音质有了新的飞跃,而且存储容量也越来越大,但体积越来越小。例如,诞生于1979年的第一张光盘直径为12厘米,可以存储74分钟的高保真音频信号,接近普通磁带的容量;上世纪90年代,飞利浦公司开发并推出了容量为4.7GB的DVD,可存储近1000首流行歌曲。1986年,CD播放机的销量首次超过了录音机;1988年,CD-ROM的销量首次超过了磁带机。进入21世纪,录音机终于淹没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被人们铭记在心。

数字信息云时代

然而,CD光盘已经繁荣了20多年。自2005年以来,CD媒体的音乐销量大幅下滑。这是由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由于个人电脑性能的不断提高,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各种录音软件和相关硬件设备的普及,音乐制作机构开始向录音棚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许多音乐家、音乐学家和音乐爱好者可以随时在自己家或教室的钢琴房里录制高质量的唱片,作为个人参考、相互交流、网上点播,甚至可以送到唱片公司正式出版。

在当今的数字时代,除了智能手机外,最专业、最常见的录音设备就是一种叫做录音笔的数码录音机。它的形状像钢笔或者小盒子,便于携带。同时,它还具有激光笔和MP3相关功能。记录笔的主体是记忆。由于采用了flash存储器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心系统,整个产品小巧轻便。记录笔的记录原理是通过数模转换器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压缩存储。即使这种数字信号被多次复制,其声音信息也不会被破坏,并且可以保持不变。

如今,借助各种移动应用,我们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随时随地录制他们的歌曲和对话,并立即与朋友分享。录音技术不再只是一种专利设备,而是多媒体技术的一部分。留声机、唱片、磁带、CD今天最先进的技术也许几年后就会被遗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谁知道今天的声音明天会存往何处呢?

留声机十大品牌排行榜

1 audio-technica铁三角(铁三角创立于1962年日本,全球著名耳机厂商,致力于音响器材的设计、制造、行销的大型跨国公司,产品以高质量、高耐久性、高性价比著称。于2002年成立北京分公司,主要从事铁三角音响设备、话筒、耳机等全系列产品的销售、展览展示及技术推广活动。)

2 DENON天龙(天龙音响成立于1910年,隶属于日本天龙马兰士旗下,以生产优良的Hi-fi产品而享誉业内,是全球知名的家庭影院、音频和软件产品制造商,数码录音的始祖。Denon以其创新和突破性产品享有国际声誉,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包括脉冲编码调整(PCM)数码音频和第一台13声道AV接收机的开发和突破性商业化。)

3 YAMAHA雅马哈(创建于1887年日本,全球知名的大型乐器制造商,以簧管风琴起家,专业生产具有世界水准的乐器、音响器材、视听产品、汽车配件、特种金属等产品。凭借其一直秉承的前沿技术和精湛的工艺,雅马哈公司发展成为了全球广受欢迎的乐器制造商。)

4 SONY索尼(索尼始于1946年日本,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集团,为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于1978年进入中国,以索尼“随身听”等产品风靡全国而家喻户晓,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包括彩电、笔记本电脑、音响、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多年来索尼电视以出色的画质享有较高的声誉。)

5 Technics(Technics创建于1965年日本,是松下集团旗下专业的音频设备生产厂商,高端Hi-Fi品牌,主要生产高档唱片机、无线耳机、功放等系列产品。Technics品牌于2010年正式停用,2014年松下公司又重新在欧洲和日本市场推出Technics品牌,现在国内主要销售高端唱片机系列产品。)

6 Clearaudio清澈(Clearaudio创建于1978年德国,是全球黑胶唱片品牌中少数从唱头、唱臂、唱盘、唱头放大、功放到附件工具全线产品都有涉及的生产企业,此外还涉及音乐唱片的制作业务。Clearaudio旗下产品获得了多项国际知名的音乐设备奖项,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Pro-Ject宝蝶(Pro-Ject成立于1991年奥地利,全球知名专业黑胶唱机品牌,专业从事生产以时尚个性且符合年轻人群体使用的黑胶唱机产品。Pro-ject的黑胶唱机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位较为广泛,基本涵盖了从入门级别到高端级别,以满足不同需求的音响玩家群体。)

8 Pioneer DJ(Pioneer DJ创建于1994年,原是先锋电子旗下DJ产品事业部,于2020年与rekordbox、KUVO、TORAIZ等品牌联合组成独立的AlphaTheta公司。Pioneer DJ专业从事DJ、专业音频和音乐制作设备的设计、制作、销售和相关服务的品牌,主要产品涵盖DJ播放器、混音器、唱片机、音响等。)

9 McIntosh麦景图(全球颇具影响力的音响器材制造商,由具有音乐研究和电声学研究背景的弗兰克?麦景图和哥顿?高共同成立。麦景图的功率放大器以其独特的高效率,低失真“统一耦合电路”而享誉全球,目前主营前置放大器、集成放大器、家庭影院音频、扬声器、CD播放器等系列产品。)

10 Rega君子(Rega创建于1973年英国,专业从事高保真音质产品的企业,主要产品功放、唱片机、唱头、CD播放机、扬声器和各种配件。Rega的产品以实惠的价格和较好的性能而闻名,是入门级唱片机用户不错的选择。Rega旗下的产品全部在英国的工厂进行手工设计和组装,出口到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关于古典留声机的养护

古典留声机特别是原木质类,是中式复古家居装饰的主角,它的多功能性及实用性,不论搭配中式家具或是欧式家居都能衬托出主人的品味,但是由于集成了黑胶唱机LP、CD机、USB播放器、SD卡播放器、AM/FM收音机等一体式功能,决定了它的价格,所以人们不可能经常去更换电唱机,那么它的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日晒:实木古典留声机摆放不要使其受到阳光直射,时间一长,表面的漆会退色,金属配件会被氧化,塑胶配件会容易变脆,黑胶唱片LP一般是PVC材质,日晒会让其变形 [3] 。

灰尘:选用纯棉干抹布,细软毛刷清除凹陷或浮雕纹饰中的灰尘。忌用水,酒精、汽油之类溶剂擦拭污迹,然后用无色上光蜡,薄薄地涂匀,用棉布拭干,减少落尘,并增强光泽。

这样的复古高档家庭装饰品兼音乐娱乐机,是需要我们好好爱护的。所以有空的时候还是养护一下吧。每一次看到它会不会很开心。

相关问答

回音。感觉像以前老式功放没调好那种声音。这个怎么解决?...

感觉像以前老式功放没调好那种声音。这个怎么解决?有其他小伙伴遇到没?已采纳您好,宝马5系2022改款2型领先运动发现音响出现共振、回音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音...